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南京: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立下功勛

中國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實驗室主任劉韻潔接受采訪。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馮芃 攝

中國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實驗室主任劉韻潔接受采訪。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馮芃 攝

紫金山實驗室外景。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馮芃 攝

紫金山實驗室外景。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馮芃 攝

紫金山實驗室展廳入口。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馮芃 攝

紫金山實驗室展廳入口。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馮芃 攝

□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周愛明 張希

仲夏金陵,萬物并秀。

7月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南京市考察。他來到紫金山實驗室,走進展廳、6G綜合實驗室,詳細了解推進重大科技任務攻關等情況。習近平強調,現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顛覆性技術隨時可能出現,要走求實扎實的創新路子,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立下功勛。

殷殷囑托,催人奮進。

7月7日,本報記者走進紫金山實驗室,沿著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的足跡進行回訪。科研人員表示,總書記來到紫金山實驗室考察,全體科研人員倍感振奮、深受鼓舞,將肩負國家使命,堅持科技報國,勇擔自立自強的時代重任。

“9年前總書記給我們布置了一項作業”

“2014年,總書記聽取過我關于未來網絡大科學工程的情況匯報,當時對我們進行了囑托,還提了一些問題。這次總書記來考察,我借這個機會認真匯報了9年來我們取得的研發成果,他聽了非常高興。”中國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實驗室主任劉韻潔告訴記者。

在劉韻潔心中,習近平總書記9年前的囑托就是給他布置了一項作業。9年來,劉韻潔帶領科研人員潛心研發、銳意進取,在未來網絡、B5G/6G通信、網絡安全等領域均取得一系列世界領先成果。

其中,基于全新架構構建的大規模、多尺度、跨學科試驗環境——未來網絡試驗設施(CENI)是全球首個,可滿足國家下一代互聯網、網絡空間安全、天地一體化網絡等重大試驗驗證需求,獲得超前產業5—10年的創新成果。此外,科研人員在38個城市開通沒有延遲的、穩定的、可以信任的確定性網絡,相當于搭建了“網絡高鐵”“網絡高速公路”,解決了普通網絡不穩定、常擁堵的技術瓶頸。

“大網操作系統能不能自主可控、自立自強,也是總書記9年前非常關注的問題。”劉韻潔表示,經過科研人員持續攻關,紫金山實驗室完美解決了大網操作系統自主可控問題——全球首個大網級網絡操作系統CNOS,現在已在全國400多個城市、1100個節點形成一張巨大的網絡,并已成功運行5年以上,“目前,部分未來網絡技術已經走出實驗室,在三大運營商得到運用,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

“總書記來考察,全體科研人員都非常振奮、備受鼓舞。”紫金山實驗室副主任,東南大學移動通信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尤肖虎難掩激動之情。在他看來,6G研發已成為全世界科技競爭新的焦點,未來將在沉浸式通信、超大規模連接等六個場景廣泛應用。為了實現這些愿景,中國的科研人員需要研發更新一代的通信技術,在三個方面加以突破:提高傳輸能力,把5G傳輸能力提升10倍到100倍;要素融合,把AI技術、感知技術和已有的通信技術融合;泛在互聯,把衛星通信和地面網絡有機整合為一體。這是6G研發的主要努力方向。

經過5年深入研究,紫金山實驗室目前已搭建起端到端6G應用平臺,創造一系列世界紀錄,在傳輸速率、頻譜效率、時延等方面的技術都走在國際最前列。尤肖虎舉例說,如果5G時代下載一部1G的電影需要1秒,那么6G技術只需要十分之一秒甚至更短時間,“6G研發我們取得了4項關鍵技術突破,部分技術目前已經服務于衛星通信等領域,在6G時代還沒到來時就已成功走向市場。”

“用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干好一件事”

互聯網上半場,中國是追隨者;互聯網下半場,中國要做引領者。如何實現從追隨到引領的轉變?聚焦原始創新,開展基礎性、前沿性研究是必由之路,唯有前瞻布局、專注顛覆性技術,才能實現“彎道超車”。

2011年南京以前瞻性、戰略性眼光引入劉韻潔及其團隊,瞄準國家戰略布局未來網絡產業。當年,由劉韻潔牽頭,北京郵電大學、中科院計算所、清華大學等共同參與組建的江蘇省未來網絡創新研究院在江寧成立,瞄準前沿技術攻關、孵化創新企業、集聚高端人才等方面多線推進。

江蘇省和南京市快速行動,于2018年8月正式成立紫金山實驗室,以劉韻潔院士、尤肖虎教授、鄔江興院士三大頂尖團隊為核心,重點圍繞未來網絡、普適通信、內生安全等布局一批重大科研任務,開展基礎性、前沿性研究。

重大科技任務攻關如同一個強磁場,吸引一批又一批有抱負、有使命感的年輕人才為夢想而拼搏。截至目前,紫金山實驗室已聚集超過1000人的海內外高端研發隊伍,兩院院士、國家級人才工程專家、省部級高端人才60余人,科研人員博士比例超過30%,獲批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提前破格獲得全國博管委授予的獨立招收資格,進一步強化了高端人才培養機制和人才蓄能作用。

“彎道超車”,靠的是勇于創新,有時候更要甘于寂寞。在紫金山實驗室,人才扎根某一專業領域潛心研發,一干就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紫金山實驗室普適通信研究中心課題負責人王東明2002年進入東南大學學習,博士畢業以后留校任教,如今是東南大學、紫金山實驗室雙聘教授。在王東明看來,通信領域研發人員“十年磨一劍”是正常現象。一方面,通信領域6G技術代表著未來趨勢,這已成為我國科學家的共識;另一方面,一項重要突破技術,從研究到應用起碼需要積十年之功甚至更久。“當今時代,信息技術瞬息萬變,我們將繼續樹立‘用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干好一件事’的心態,繼續堅守在科研一線,為6G技術突破貢獻力量。”王東明表示。

在眾多技術人員的默默耕耘、不懈奮斗下,紫金山實驗室2020年10月正式進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序列。

“發揚‘兩彈一星’精神,追逐頂天立地”

“原始創新、頂天立地、世界一流、不可替代”,紫金山實驗室大樓里張貼的16字定位,書寫著這個實驗室的壯志雄心。“紫金山實驗室既要頂天,又要立地。”劉韻潔表示,江蘇和南京工業經濟發達,經濟轉型亟待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建設紫金山實驗室,是在江蘇打造綜合性科學中心、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的重要舉措。

實驗室致力于成為國家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面向網絡通信與安全領域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以引領全球信息科技發展方向、解決行業重大科技問題為使命,通過聚集全球高端人才,開展前瞻性、基礎性研究,力圖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開展重大示范應用,促進成果在國家建設和經濟發展中落地。

顛覆性、突破性技術未來想象空間無限。尤肖虎以6G技術舉例,未來世界,智能化程度高的工作將逐步被人工智能取代,例如未來將大量出現無人港口、無人化工廠,這就需要將信息從最末端快速傳到云端,要求網絡帶寬非常寬、時延非常敏捷且能高效控制。實現這些智慧功能,需要算力、連接兩個要素支撐,兩者缺一不可。而6G技術就是為智能化社會提供超強能力連接,且云端智能技術可靠。“當然,未來的路還很長,有些6G技術還在實驗室驗證階段,我們會加倍努力,爭取把這些技術逐步成熟化、實用化,支撐我們國家未來6G發展。”尤肖虎說。

“我2011年到南京,到今年已經在南京生活了12年。”今年已經80歲的劉韻潔,創新探索的勁頭絲毫不減。為了讓他安心工作,2021年劉韻潔的太太也從外地搬來南京。“太太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劉韻潔笑著說,自己如今已經成為一名地地道道的南京人,今年上半年,自己除了出差的1個月時間,其余時間全部扎根南京。

展望未來,劉韻潔談得最多的是人才。“當前,紫金山實驗室最大的挑戰,是怎么把國內外頂尖人才凝聚起來,長期協同攻關。”劉韻潔坦言,因為實驗室給不了互聯網大公司那么高的年薪,那么靠什么吸引人?一靠事業,給人才提供能干成事、干大事的平臺,吸引有抱負、使命感和責任感的人才;二靠好的激勵機制,紫金山實驗室可以把創新成果大部分權益給創新團隊,這樣創新團隊就有了積極性和創新活力,打破以往干好干壞一個樣的被動局面。

“我們深知,前面的路還很長,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我們將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繼續發揚‘兩彈一星’精神,集中力量辦大事,在網絡通信與安全領域真正實現原始創新、頂天立地、世界一流、不可替代!”劉韻潔說。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