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召開的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指出,要通過增強工作的互動性來增強決策的科學性,建立健全政府與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等各類企業的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深入了解新情況新問題,及時改進政策舉措,進一步提振信心、穩定預期。
近期,根據國務院部署安排,多個部門建立完善同企業的溝通交流機制,通過座談會、圓桌會等形式,進一步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回應企業關切。以常態化的機制性安排問需于企、問計于企,將有效增強涉企政策科學性規范性協同性,為各類經營主體投資興業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環境,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推動中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行穩致遠。
7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與5家民營企業負責人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交流。國務院國資委建立國有企業經濟運行圓桌會議溝通交流機制,定期組織有關中央企業、地方國有企業座談交流,并于7月5日召開了第一次圓桌會議。商務部依托外貿外資協調服務機制,在現有常態化交流機制基礎上,升級建立外資企業圓桌會議制度。在7月5日召開的外資企業圓桌會上,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表示,將定期舉辦會議,進一步拓展收集問題、聽取建議的渠道,及時回應解決企業關切,助力外資企業在華長期穩定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建立與制造業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7月6日,工信部部長金壯龍主持召開了制造業企業座談會,就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行業平穩運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交流。
問需于企知冷暖。今年以來,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得到緩解,經濟發展呈現回升向好態勢,但受國內外多重因素影響,經濟恢復的基礎還不牢固,企業的生產經營困難也還比較多,特別是小微企業的壓力比較大。近年來,我國不斷健全涉企政策聽取企業家意見建議的工作機制,取得積極成效。在當前形勢下,進一步加強與各類企業的溝通交流,用“面對面”的談、“心貼心”的想,推進更加“實打實”的辦,不僅有利于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也有利于引導企業家正確認識時與勢,辯證把握危和機,提振發展信心。
問計于企促發展。企業是我國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就業機會的主要提供者、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者。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能夠創造奇跡,離不開廣大企業的奮力拼搏、擔當作為,離不開廣大企業家在創業創新創造上的敏銳眼光、不懈追求和非凡行動力。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更需要發揮企業和企業家的能動性,充分調動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企業成長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中國是最具發展活力的市場,未來增長潛力仍然巨大。積極營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不斷激發各方面積極性,千千萬萬“敢干敢闖敢投”的企業,也將與中國市場共同成長,迎來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熊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