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當前,正是不少租客的換租季,又恰逢高校畢業季,家政行業迎來旺季。為了提升效率,不少承接搬家業務的家政公司配備了智能化設備。
在北京的一個老舊小區,搬家師傅洪彥明和年繼紅正在爬樓搬運。他們身上穿的,是家政公司配備的“外骨骼機器人”。有了這套設備,他們爬樓搬運貨物就不那么費勁了。
25歲的搬家師傅洪彥明對智能化的設備特別感興趣,他說穿上這套設備彎腰搬重物時,感覺腰、大腿不需要像以前那么用力。
搬家師傅身上的“外骨骼機器人”,主要通過對不同搬運姿態數據的記錄和分析,提供主動式的身體助力。目前,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家政領域已經開始規模化試點落地應用。
智能化設備嵌入家政行業 消費者及行業雙受益
除了搬家業務引入智能設備之外,家政保潔領域也開始嘗試智能服務。
北京的王女士,最近在預約保潔服務時,發現有家政平臺上線了機器人擦玻璃的新服務。
王女士告訴記者,由于保潔員可以在機器人擦玻璃的同時,進行其他保潔服務,因此也節約了時間成本。而對于家政保潔員趙丹蘭來說,她也非常愿意接到這樣的訂單。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經過對大量訂單的測試和核算,相關智能設備減輕了家政從業人員的勞動強度,提升了工作效率,也帶來了家政公司運營收益的增長。
專家表示,除了提高家政服務效率和效益,智能化設備的介入還能夠降低家政服務中危險性勞動帶來的事故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