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青年有為|王偉灝:從青澀小伙到而立之年,他帶領鄉親們金銀花里“摘金銀”

(點擊觀看視頻)



  近日,西安藍田縣九間房鎮九間房村金銀花田里一片繁忙景象。每到金銀花采摘時節,王偉灝總是習慣到田間地頭走走。他總說:“村里面貌好起來,鄉親們富起來,我就如愿以償了。”對九間房村村民來說,王偉灝就是致富路上的帶頭人。

  2016年6月,王偉灝從西安城投集團被選派到陜西藍田縣九間房鎮九間房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在他來之前,九間房村是出了名的窮村。“以前,這里的老百姓靠種烤煙和莊稼維持生活,但土地的產出效益一年不如一年,村民們只能外出打工討生活,九間房村一度成為‘空殼村’,土地也都撂荒了。”王偉灝說。

  沒人、沒錢、沒產業、沒有良好的土地條件,面對這個“四無之地”,王偉灝犯了難。他在幾年的時間里,曾多次帶領駐村工作隊給村里尋找致富產業,先后嘗試過種植黑土豆、花生、金絲貢菊等農作物,但由于九間房村山高坡陡,土地瘠薄,要么是畝產能不夠,要么是作物品質不高,導致“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

  “怎么辦?認命嗎?”帶著最后一點希望,王偉灝試著到蒲城縣、商洛市等地考察后發現,金銀花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極強且根系繁密發達,對土壤的要求也較低,山坡、梯田、堤壩、山丘,即使貧瘠,也可以栽種金銀花。這令他十分欣喜:“可以發動鄉親們,試著通過種金銀花擺脫貧困!”

  考察結束后,王偉灝便挨家挨戶走訪。

  “想,怎么不想,問題是這個真能掙錢?”“我想種,但怕虧。”“能賣好多錢斤,種出來哪個收?”……走訪過程中,村民們提出眾多問題。

  面對鄉親們的疑惑,王偉灝從金銀花的市場前景和銷售渠道等角度,一一解答。“金銀花本名叫忍冬,是一種耐寒耐旱的作物,在秦嶺山脈下生長著大量這類野生中藥材植物。咱們藍田縣九間房村處于淺山丘陵地帶,自然環境和氣候適宜金銀花的種植”“銷路更不用愁,藥食同源是金銀花的特點,無論是南方涼茶類的飲品,還是大量中成藥,金銀花都是重要原料”……

  村民們雖然動心,但大都處于觀望狀態。“我也能理解,想讓馬兒跑還要給馬兒吃草呢,鄉親們光聽我們說,看不到成效,心里不安,肯定不愿意和咱們干。”王偉灝說。

  為了讓父老鄉親相信金銀花產業卓有前景,王偉灝一咬牙,租了兩輛大巴車組織村民去山東考察。回來后,他便給村民發放金銀花苗,村民種金銀花的,每畝補貼150元,連續補貼3年……在挨家挨戶地做思想工作的同時,遇到實在困難的老鄉,他就默默自掏腰包幫忙買農具,讓村民看到更直觀的效益,打消心中疑慮。

  就這樣,王偉灝帶著工作隊的同事開始了試點工作。他白天在村里的金銀花產業園區與志愿試點的村民一起種金銀花,晚上打著手電筒在地里值班,一干就是十幾個小時,整整3個月,沒有一天休假。金銀花地里,多年的荒坡地硬得像石頭,為了帶動起大家的干勁,王偉灝以身作則,用鐵鎬一口氣砸了上百個樹坑,手上虎口處被震得流血,大家受到感染,終于搶著農時將1.6萬株金銀花全部種完。

  第二年,金銀花種植試點的收益比預期還要高不少。村民嘗到甜頭后,便紛紛找到王偉灝,學習種金銀花,“第一次栽種首先注意窩距、行距,要松土、蓋濕土、澆水……”“空殼”的村子里一下子熱鬧了起來。現在,王偉灝每年有近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外調研、考察項目,為金銀花而奔走忙碌。

  一業帶動多業興。如今,九間房村除了從基地種植到生產加工、銷售配送、品牌自主、獨立運營的金銀花幫扶產業全產業鏈,村子還進行了產品線的延伸,金銀花系列養生茶、九間房味道系列雜糧等產品“組合拳”,為這些農產品提高了市場競爭力。此外,他們還在積極探索“現代產業示范園+消費互助基金+共享農旅經濟”創新模式,逐步將現有產業從“一產”往“二三產”轉移提升,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

  “在家閑著也是閑著,來基地干活也不是很辛苦,我們這是按斤算,多勞多得,就在家門口務工很方便,掙點錢貼補家用。”一位村民說。

  近年來,隨著種植金銀花的收益越來越大,九間房村的名氣也越來越響,前來“取經”的人更多了。截至目前,村里已累計銷售金銀花相關產品700余萬元,向群眾發放勞務工資200余萬元,累計給群眾分紅20余萬元,并帶動周邊4個村400余戶村民實現增收,解決農村上萬名富余勞動力就業。

  花開時節,香飄四野,昔日的荒山變成了真正的金山銀山,村民們無不由衷地叫好。“‘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斗’,這句話是講給普通群眾,也是講給每一位幫扶干部。我想,等我老了,回憶這段難忘的人生經歷,真的會覺得,崢嶸歲月,何懼風流!懷抱夢想,腳踏實地,青年有為,熱愛有光!”王偉灝說。

【記者手記】

日子往上走,村民往回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是農民增收致富之本,是鄉村振興的核心資源。如何壯大村集體經濟、進一步發揮土地效益,是每個村子在面臨鄉村振興這一課題時必須思考的。王偉灝用實踐做筆,書寫了一份用金銀花致富的新答卷。

  “在農村,土地是群眾最大的財富。因為土地貧瘠,近年來,九間房村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的多,留下的老年人耕種效率低,一家一戶各自分散耕種的模式也難取得良好的效益,我們響應國家號召,將勞動力聚起來,讓土地‘活’起來,發揮出最大的效益。”王偉灝頭腦清醒、意識敏銳,他說,發展現代農業、規模經營、興建產業是帶動群眾增收的有效手段,而因地制宜正是激發農村發展活力的重要抓手。

  如今,鄉村振興的故事仍在九間房村繼續著,接下來,建設文化廣場、發展金銀花加工業、打造農村特色休閑旅游路線……都將一步步實現。借助產業發展,村民“錢袋子”鼓了,幸福指數漲了,越來越多在外務工的村民愿意回來了。

  如果問九間房村的村民,近些年來村里變化有多大?他們會笑著給你說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幾年未回家的在外務工青年,路過家門口卻沒認出來,往前走到了另一個村。

  總監制:金銳

  監制:王海

  策劃:楊月 牟昊琨

  編導:牟昊琨 楊逸凡

  記者:牟昊琨 滕昭宇(實習) 劉蘅儀(實習)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建設性新聞工作坊

  剪輯:楊逸凡

  統籌:高琦 代紅玉 藺潔麗 

  設計:韓文藝(實習)

  《青年有為》系列微視頻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

  出品單位:中國青年網

  支持單位: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