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高質量發展看中國|走在前、做示范 南京產業強市向“新”出發

image

央廣網南京7月21日消息(記者王錫斐)產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6月15日,南京發布推進產業強市行動計劃,提出鞏固提升四大支柱產業,培育壯大“2+6+6”創新型產業集群,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緊抓“產業”這個城市發展的根基,南京正激發出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軟件和信息服務邁向世界級產業集群

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南京擁有深厚的制造業根基,新時期,傳統產業面臨轉型升級,不斷攻關的科技成果需要載體轉化,南京滿足了兩者彼此的需求,在這里科技賦能產業,產業借助科技轉型升級,雙向奔赴為南京打造全國重要的產業科技創新高地,走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點燃引擎,高質量發展正當時。

目前,南京已形成1個7000億級、6個千億級的產業集群,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集群2022年業務收入7408億元,也將是南京奮力打造的首個突破萬億級規模的產業集群。記者第一站來到位于中國(南京)軟件谷的浩鯨科技。

浩鯨科技展廳展示的運營商業務產品體系視圖(央廣網記者 王錫斐 攝)

浩鯨科技是中國(南京)軟件谷代表企業之一,一家數字化技術和服務的提供商。2003年成立以來,已為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信運營商、公共服務部門及其他行業客戶提供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和全棧產品技術服務,數字化能力已經深入到城市數字化轉型和企業數字化發展中,公司通過數字技術賦能公共服務和產業升級,打造出中國(南京)軟件谷智慧服務平臺、揚子石化安環一體化平臺、江蘇移動全棧可視化開發平臺等服務南京各領域的數字化轉型的產品。

“早期通信軟件市場曾被歐美巨頭壟斷,二十多年來我們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速核心技術攻堅破難,讓軟件創造價值、發揮價值。”浩鯨科技副總經理金堃告訴記者,目前,浩鯨科技在通信領域已覆蓋全球近150家主流電信運營商,服務近18億終端用戶。當下,數字經濟正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增量,一大批軟件谷企業正積極搶占數字經濟新賽道,助力軟件谷進一步做大做強“六大產業集群”。

前不久,商務部、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印發《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首批實踐案例》,中國(南京)軟件谷的《助力企業加快輸出“中國數字標準”》入選成為首批6個案例之一。

南京是首座中國軟件名城,首批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軟件和信息服務)入圍城市。全市聚集涉軟從業人員85萬人,擁有重點涉軟企業3410家左右。今年一季度,全市實現軟件業務收入1758.9億元,增長13.6%。

在江蘇省社科院區域現代化研究院副院長丁宏看來,得益于長三角區域雄厚實體經驗基礎和自身創新驅動優勢,南京的新興產業正步入轉型升級的成長期,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裝備、集成電路等“2+6+6”創新型產業集群已逐漸成為全市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要加強重點產業鏈補鏈強鏈延鏈,培育更多“鏈主”企業和產業鏈關鍵環節企業,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提升產業鏈發展能級和國際競爭力,最終在全國形成若干具有影響力的新興產業集群高地。

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突破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關國計民生,是須臾不可忽視的“國之大者”。南京擁有世界級的電力產業集群,智能電網入選首批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企業強才能產業強,記者第二站來到南瑞繼保智能電氣裝備產業園。

作為南京新型電力(智能電網)集群龍頭企業之一,南瑞繼保主要從事電網、電廠和各類工礦企業的電力保護控制及智能電力裝備的研發和產業化,是國家能源局“國家能源電力控制保護技術研發(實驗)中心”的依托單位。

南瑞繼保高壓/特高壓直流輸電設備模型(央廣網記者 王錫斐 攝)

6月29日,由南瑞繼保成套供貨的廣東深圳500kV鵬城變2×150MvarSVG和±800kV東方換流站2×150MvarSVG正式投運。該工程交付的SVG國內單體容量最大,容量達150Mvar,南瑞繼保提供包括換流閥、閥冷、控制保護系統等成套設備。6月底,國網浙江電力杭州220千伏柔性低頻輸電示范工程投產,標志著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的柔性低頻輸電工程正式投運,再次展現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在柔性輸電領域以及繼電保護領域的領先水平。

南瑞繼保公司制造中心主任王翔介紹,公司在繼電保護、電網安全穩定控制、特高壓交直流輸電和柔性交直流輸電等領域取得了一批支撐和引領行業發展的研發成果。核心產品市場占有率高,繼電保護產品在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40%,產品廣泛應用于三峽輸變電、“西電東送”、北京奧運、上海世博、杭州G20等國家重點工程。

南瑞繼保是南京1200多家智能電網相關企業中的核心企業。南京智能電網產業擁有“發、輸、變、配、用、調度、通信、綜合能源服務、電力網絡安全”9大關鍵產業鏈環節,覆蓋電力系統自動化、特高壓交直流輸電、柔性交直流輸電、水利水電自動化裝備及系統。電力自動化控制領域產業規模占全國市場80%,綜合實力穩居全國第一。2022年,全市智能電網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680億元,同比增長18.1%。

目前,南京正在全力實施智能電網產業集群行動計劃,爭取再通過3到5年時間,建成全要素更加完備的新型電力(智能電網)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成為有影響力的世界級產業集群。

新技術推動傳統制造煥發生命力

南京是全國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之一。汽車產業作為南京“四大支柱”產業之一,經過近70年發展,已逐步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和品牌優勢。記者第三站來到位于溧水經濟開發區的南京長安。

長安智能裝備車間(央廣網記者 王錫斐 攝)

南京長安新工廠是由長安汽車投資建設,該工廠是基于長安汽車“軟件定義汽車”的全新制造模式,打造的全新新能源智能個性化定制示范工廠,也是一座綠色凈零碳工廠,擁有以5G網絡與物聯網平臺為基礎的智能制造體系。“南京長安新工廠擁有沖壓車間、焊裝車間、涂裝車間、總裝車間、電池車間等五大工藝車間,其中,焊裝車間配備215臺機器人,自動化率達98%,產線小時產量達到35輛。”南京長安焊裝車間技術人員介紹。深藍S7是深藍汽車中的首款SUV,作為今年的爆款車型,產銷兩旺,深藍S7自6月20日啟動預售以來,目前市場訂單已超一萬輛,南京長安也是開足馬力生產。

汽車產業作為南京支柱產業之一,在經濟增長和增加就業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南京市推進產業強市行動計劃(2023—2025年)》明確,推進汽車產業結構優化調整,重點推進汽車產業優化結構、提升品質,開拓國內外市場,將傳統的汽車產業優勢轉化為新能源汽車集群優勢。這也為傳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創新活力與人文魅力交融的南京(央廣網發 南京市委網信辦供圖)

新興產能的安全可控和持續發展的關鍵歸根到底在于技術創新。丁宏認為,南京應更好梳理和分析“2+6+6”產業鏈上存在的“卡脖子”設備和技術的障礙,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頂層設計和“路線圖”。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作用,以龍頭企業為牽引,深化創新聯合體和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對產業鏈中的關鍵“堵點”進行協同攻關,著力突破國際復雜產業環境形成的硬約束。

南京是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是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依托深厚的制造業根基,錨定產業強市目標,向“新”出發,競逐新賽道!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