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光明日報評論員
在近日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推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為我們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新征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圖景徐徐鋪展、中國式現代化的根基更加牢固。今后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時代要求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需要我們學深悟透理論創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闡述了新時代新征程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正確處理的五個重大關系,蘊含著深刻的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為我們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我們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正確處理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系、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系、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系、“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系,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堅持系統觀念,讓我國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萬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需要我們扎實推進實踐創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仍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以科學理論分析當前面臨的新情況、以實踐與實干回應發展中的新問題,我們要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著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切實加強生態保護修復監管,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守牢美麗中國建設安全底線,嚴厲打擊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落實責任,強化支撐保障,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在闡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特征時,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進一步激發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強大動力,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建設美麗中國。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22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