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一段不可忘的記憶 一群最可愛的英雄 聽淮安抗美援朝老兵講述英雄歲月

歷史是一條奔流不息的長河。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時,朝鮮停戰協定簽字儀式在板門店舉行。至此,歷時兩年零九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宣告結束。

70年,彈指一揮間。當我們端起歷史的望遠鏡會發現,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價值不僅沒有隨時光的流逝而消減,歷經歲月的洗禮反而愈加清晰且厚重;當我們打開歷史的留聲機會聽到,抗美援朝戰士們的聲音沒有隨時光的流逝而“沉默”,歷經歲月的積淀反而愈加鏗鏘且高亢。

在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讓我們走進深邃的歷史長河,聽抗美援朝英雄們講述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



前進

“活命也好,負傷也罷,哪怕死也要死在前線。”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沒有歌聲,沒有鮮花,甚至直到火車到達,我們都不敢確定自己是去抗美援朝?!?4歲的志愿軍老兵王干成回憶說,“可大家心里只有一條:保家衛國!”



1952年冬,火車載著王干成和他的戰友們開了兩天兩夜,??吭谏胶jP附近,團長和政委召集大家開會:“同志們,抗美援朝開始了。”戰士們這才得知被緊急調離是為了抗美援朝。

“哐當、哐當、哐當……”火車搖晃著一路北上。其實,在火車上,王干成和戰友們的心里已經打起鼓來?!爱敃r,我們都在火車上嘀咕,會不會是去抗美援朝,火車開的時間越長,我們的內心越激動,希望能為國家出一份力。”王干成回憶,等到他的雙腳落地、聽到了團長的話語,他懸著的心才落了下來,“我是一名黨員,沖鋒在前是中國共產黨黨員的責任。”

談起打仗怕不怕時,參加過淮海戰役和抗美援朝戰爭的王干成語氣堅定:“我想的是,人活百年也是死,樹長千年劈柴燒,當兵就會遇到打仗,打仗就會死人,已經當兵了,就要不怕死?;蠲埠?,負傷也罷,哪怕死也要死在前線?!?/p>

入朝

“每天行軍70里路,腳上都是水泡。”

70里有多遠?志愿軍老兵房在田最清楚。

1952年10月,21歲的房在田跟著24軍奔赴朝鮮,與當時的15軍換防。他們用了21天從吉林集安走到朝鮮,每天行軍70里路。



“為了躲避敵人的轟炸,我們都是夜間行軍。每天從下午4點開始走,一直走到夜里12點。腳上都是水泡,但這時候已經沒辦法顧及疼不疼,精神和身體都很疲憊,只想好好休息。”然而在戰爭中哪里有地方可以休息,房在田和戰友們只能想辦法進行隱蔽,對付著休息一下,再振奮精神繼續趕路。

盡管如此,仍有不少戰士在行軍途中被轟炸犧牲。爆炸聲震耳欲聾,空氣中硝煙彌漫,讓人窒息。除了敵人的轟炸侵擾,房在田與戰友們還要面臨天氣寒冷、食物短缺等諸多困難與挑戰。

初到朝鮮,許多戰士衣衫單薄,極寒天氣讓他們的手和槍牢牢粘在一起,羊毛皮鞋護不住雙腳,有些人的雙腳被凍在鞋里拔不出來,即使拔出來也脫了一層皮。炮火連天中,戰士們只能以炒面為食,因為敵機隨時都有可能循著生火做飯的煙霧搜尋到目標。“一把炒面一把雪”就是戰士們吃飯的情景,“行軍雖然艱苦,但并不覺得苦,因為當時心里只有一個信念:保家衛國,把敵人趕出去!”

作戰

“輕傷不下火線,重傷不下戰場。”

一排排志愿軍戰士俯臥在零下40攝氏度的陣地上,手握鋼槍、手榴彈,保持著整齊的戰斗隊形和戰斗姿態,仿佛躍然而起的“冰雕”群像。這是電影《長津湖》中的畫面,也是抗美援朝戰場上可歌可泣的真實場景。

而在志愿軍老兵周風明看來,真實的戰爭場景遠比電影描寫的還要殘酷。



1950年10月周風明赴朝鮮戰場,時任15軍45師通信兵?!皯饒稣娴奶珰埧崃?,到處都是尸體,一眼看過去,甚至分不清哪些是戰友的,哪些是敵人的。”周風明回憶,一次行軍途中,他坐著睡著了,醒來之后發現自己的頭枕在旁邊人的肩上,而這個人已經去世了。

“我在戰場上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經歷,是在一個深夜。那時,我需要將信送到部隊,可我們的部隊和美國部隊都駐扎在山上,深夜送信壓根摸不清方向?!敝茱L明便在夜色的遮擋下,冒著危險靠近駐扎處,仔細聽夜間駐扎地的講話聲,“聽到英語就是美國部隊,我就趕緊掉頭,直到聽到中文,才走進駐扎處將信送到。”

在戰火紛飛的抗美援朝戰場上,周風明多次受傷,直至1951年4月在戰斗中右腿炸傷,才停下戰斗的步伐?!拜p傷不下火線,重傷不下戰場。”就這樣,周風明拖著因無法及時救治而傷口生蛆蟲的腿被迫下了戰場。

留朝

“不拿槍桿子,辛苦也好。”

1953年7月27日,美方正式在停戰協定上簽字,歷時三年多的朝鮮戰爭以中朝人民的勝利和美國的失敗正式宣告結束。

朝鮮戰爭結束后,中國志愿軍并沒有立刻撤退。停戰后的5年時間里,44萬志愿軍部隊對平壤、咸興、元山等朝鮮的重要城市,進行重點建設,修建881座公共設施,45000余座民房,4096條堤壩,2295條水渠,為朝鮮群眾治病188萬人次,更運來超過6萬噸的各種物資。



王華便是協助朝鮮重建家園的志愿軍之一。1953年3月,王華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立三等功、四等功各一次。朝鮮戰爭結束后,他隨部隊留在朝鮮元山市,參加城市建設。“戰爭后的朝鮮,道路都是坑坑洼洼的,沒有一條平坦的路。大家每天的任務就是筑堤壩、蓋房子、修道路?!蓖跞A介紹,他當時的職務是司務長,負責志愿軍們的后勤工作,為辛苦建設的戰友們供應食物。

志愿軍將士們,為朝鮮流血之后,再次流汗?!敖ㄔO是辛苦,但不拿槍桿子,辛苦也好。”王華和戰友們像建設自己國家一樣幫助朝鮮人民重建家園,直至1958年3月才回國并集體退伍,“我們不希望打仗,我們希望和平,我們希望每一個老百姓都能過著安穩的好日子?!?/p>

回國

“能看到今天的中國,我真的很幸運。”

烽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年輕的戰士們告別家鄉、告別親人,帶著落后于敵人的武器,帶著一腔熱血和一片赤膽忠心,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保家衛國。

志愿軍的堅守換來了今天的一切。正如電影《長津湖》中的一句臺詞,“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完了,我們的后輩就不用打了?!倍切┳羁蓯鄣娜?,有些回到家鄉,有些埋骨他國。



“我常常想起和戰友們用雪拌飯吃的場景。能看到今天的中國,我真的很幸運?!?950年10月,丁啟順赴朝鮮作戰,因天氣寒冷,他的腳趾因凍傷切除。凍傷治愈后,丁啟順前往江蘇省傷殘革命軍人榮譽學校學習,先后在省公安廳勞改管理處、泗陽縣采購局、泗陽縣糖煙酒公司、淮安水利系統等單位工作,直至1982年離休。

離休后的丁啟順樂觀面對生活,他邁著經歷過戰爭的雙腳,走進學校、消防隊等地,講述抗美援朝的親身經歷和驚心動魄的戰斗故事,希望能以此激勵大家銘記歷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新時代繼承和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70年斗轉星移,硝煙早已散去,英雄沒有走遠。那些為祖國和人民而戰的優秀兒女將永載史冊!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