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理響中國】“千萬工程”蘊含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千萬工程”是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立足國情、省情、農情、民情,親自調研、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決策,是“繼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黨和政府為農民辦的最受歡迎、最為受益的一件實事”,是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省域實踐典范。新征程上,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千萬工程”重要批示精神,深刻把握“千萬工程”蘊含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宣傳推廣“千萬工程”經驗,對于加快推進宜業宜居和美鄉村建設,以農業農村現代化夯實中國式現代化大有裨益。

  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共同富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人民觀的豐富與發展。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斗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同其他政黨的根本區別。馬克思恩格斯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1]1941年11月6日,毛澤東同志指出:“共產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它本身決無私利可圖。它應該受人民的監督,而決不應該違背人民的意旨。它的黨員應該站在民眾之中,而決不應該站在民眾之上。”[2]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天安門城樓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共同富裕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千萬工程”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龍頭工程、統籌城鄉興“三農”的有效抓手、造福千萬農民的民心工程。浙江“千萬工程”把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銜接起來,把黨的群眾路線貫穿工作的各方面全過程,堅持“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著辦”,激發農民群眾的主人翁意識,廣泛動員農民群眾參與村級公共事務,推動實現政府治理、社會參與與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動,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形成“政府主導、農民主體、部門配合、社會資助、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的工作機制。如今的浙江,田園變公園、村莊變景區,全省90%以上的村莊達到新時代美麗鄉村標準,創建美麗鄉村示范縣70個、示范鄉鎮724個、風景線743條、特色精品村2170個、美麗庭院300多萬戶。全省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接待游客3.9億人次、營業總收入469億元,從業人員33.4萬人。

  二、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以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城市建設突飛猛進、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的背后,隱藏著較大的城鄉差距,農村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以及基礎設施建設遠遠落后于城市,農民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和質量與城市居民的差距還在擴大。如何扭轉城鄉差距擴大的趨勢,打破城鄉分割的體制和結構,把城鄉發展作為一個整體,科學籌劃、協調推進,形成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城鄉互動的發展格局,這是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貫徹落實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具體行動。”[3]2005年8月15日,習近平同志來到安吉余村考察,并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千萬工程”實施二十年來,浙江省落實落細“四個優先”政策:優先考慮“三農”干部配備、優先滿足“三農”發展要素配置、優先保障“三農”資金投入、優先安排農村公共服務等具體措施,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今天的浙江,農房變客房、村民變股東、資源變資產,鄉村旅游、養生養老、農村電商等新業態蓬勃發展,“千萬工程”給農民帶來美麗生態、美麗經濟和美好生活。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03年的5431元提升到2022年的37565元,農村整體面貌發生深刻變化。浙江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二十年持之以恒把“兩山”理念貫穿于“千萬工程”全過程各方面,實現了“美麗經濟”、村民自治、宜業宜居和美鄉村建設的互促共進。

  三、堅持系統觀念,以統籌城鄉融合發展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系統觀念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重要范疇。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即“六個堅持”,其中第五個是“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堅持系統觀念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對新時代黨和國家各項事業進行戰略謀劃時提出的,是推動各領域工作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礎性思想和工作方法。要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就必須把農業發展放在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統籌謀劃,把農村繁榮放到整個社會進步中統籌規劃,把農民增收放到國民收入分配總體格局中統籌安排。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二十年來,浙江“千萬工程”堅持規劃、建設、管理、經營、服務“五位一體”,注重鄉村發展的整體性、層次性、動態性,美麗鄉村、共富鄉村、人文鄉村、善治鄉村、數字鄉村“五村并進”,示范縣、示范鄉鎮、風景線、精品村、美麗庭院“五美聯創”,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逐步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千萬工程”是浙江省把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三農”工作生動實踐的先行示范。

  四、堅持問題導向,深入調查研究,展現科學決策、精準施策的強大力量

  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4]毛澤東同志在《論十大關系》中指出:“什么叫問題?問題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沒有解決的矛盾,哪里就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問題導向,增強問題意識,敢于正視問題,善于發現問題,既看‘高樓大廈’又看‘背陰胡同’,真正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據《浙江通志·農業志》“千萬工程”專記記載:“一些地區的村莊布局缺乏規劃指導和約束,農民建房缺乏科學設計,有新房無新村;人居環境‘臟、亂、散、差’等現象普遍存在;精神文明建設滯后,陳規陋習、不良風氣十分常見;管理服務功能薄弱,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較為落后,文化、體育、醫療等社會事業滯后,與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形成了強烈反差。”問題是時代的聲音。精準理念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在新時代綻放出的新智慧,是中國共產黨人在統籌“四個偉大”中淬煉出的思想品格和理論品格。“千萬工程”正是基于大量調研、精準掌握第一手材料作出的科學決策,得到了人民群眾的熱烈擁護和大力支持。

  調查研究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基礎和前提,是馬克思主義方法論。重視調查研究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優良傳統。1930年5月,毛澤東同志在《反對本本主義》中提出了“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調查就是解決問題”的著名論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調查研究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要解決矛盾和問題,就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拜群眾為師,深入調查研究。浙江省委作出的實施“八八戰略”和建設“平安浙江”的決策部署,都是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形成的。[5]2003年,剛到浙江工作不久的習近平,歷時118天,跑遍11個地市,在深入調查研究、充分了解情況后,高瞻遠矚、深謀遠慮,一個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為核心的村莊整治建設大行動的想法逐漸成熟。2003年7月,習近平提出浙江省域治理總綱領和總方略的“八八戰略”,“千萬工程”正是重要抓手。

  二十年來,浙江始終保持久久為功的戰略定力和歷史耐心,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為全面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經驗借鑒、注入持久動力。新征程上,全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千萬工程”蘊含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一要把全面推廣“千萬工程”經驗貫徹落實到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美麗中國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過程;二要高質量組織開展“千萬工程”經驗的理論研究和宣傳闡釋工作,提高新時代廣大黨員和領導干部“學思悟踐”能力和水平;三是把學習推廣“千萬工程”經驗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有機結合,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具體思路和發展成效。

  (作者單位:安徽工業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院)

  參考文獻:

  [1]《馬列主義經典著作選編(黨員干部讀本)》,黨建讀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31頁。

  [2]毛澤東:《在陜甘寧邊區參議會的演說》,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3]《之江新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頁。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89頁。

  [5]《之江新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1頁。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