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丁鐵
8月14日至20日,人社部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推出文科類畢業生、獨角獸企業專場(華北)、汽車、連鎖經營4個線上招聘專場,共有23.8萬余家用人單位參與,招聘需求達610.2萬人次。參與招聘用人單位多,招聘需求人次多,青春“就”有所往“業”有所安的“大流量”供給已然涌來。
就業是民生之本,青年人就業則是重中之重。而青年人就業問題的解決突破口,尤其體現在千方百計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要切實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2023年,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再創歷史新高,達1158萬人。一個國家的未來在青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是關系實現個人價值、家庭幸福、社會和諧穩定和國家長遠發展的大事要事。真抓實干、真招實措助力高校畢業生走出校門就能好就業、就好業,既是各級黨委、政府迫切需要答好的考卷,同樣也離不開全社會各方面的支持。
實施百萬見習崗位募集計劃,推進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啟動高校畢業生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制定優惠政策減免稅收、補貼社保、扶持創業;加強就業信息服務,加強靈活就業和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今年以來,各級各地各部門堅持早部署、早行動,搶抓關鍵期頻出“大招”,落實就業工作責任,對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盡早就業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67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7%,就業形勢總體改善。但當前就業的總量壓力和結構性問題依然存在,聚焦高校畢業生穩就業促就業,仍需再加碼、久用力。
對味才能雙向奔赴,精準方能高質高效。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一方面要下大力氣提速搭建橋梁,破除信息壁壘,讓求才信息與求職信息更加精準地對接起來。尤其是要為高校畢業生就業開設“綠色通道”,有針對性地提供就業指導服務,加強與用人單位的對接,為供需雙方牽線搭橋。另一方面要圍繞用人要求為青年提供針對性技能培訓,讓青年所長滿足崗位所需,從而切實解決青年人“求職難”和企業“招工難”并存問題。
青春“就”有所往“業”有所安,根本在于穩崗拓崗。近年來,我國已培育近10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過20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超過2500萬家“四新經濟”民營企業,為高校畢業生就業提供了廣闊新天地。2019年以來,人社部發布5批共74個新職業,勞動者人數已近1億?!陡咝.厴I生數字經濟就業創業報告》預測,到2030年數字經濟將帶動就業人數達4.49億,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2834.98萬個。在持續加大政策投入,穩固傳統就業陣地的同時,深入挖掘民營企業、新職業、數字經濟等領域就業崗位,勢必激活更廣更深的就業“蓄水池”。
青年強,則國家強,就業則是青年強的重要基石。繼續把促進包括高校畢業生在內的青年就業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強化宏觀政策支持就業的導向,持續用力化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引導青年轉變就業觀念,將個人理想與社會需求結合起來,加速奔赴實干奮斗的陣地。久久為功讓青春“就”有所往“業”有所安,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歷史潮流中更好綻放青春光彩。(丁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