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山清水秀,獨具魅力;盱眙生活愜意,令人向往。近年來,盱眙縣堅持共建共治共享,推行“利益鏈接”機制,進一步完善縣域治理體系,提高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用心用情用力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
辦在家門口
“現在辦醫保業務太方便了,以前要到行政服務中心去,耽誤時間,現在在家門口站點就能辦,真是太好了!”家住天泉湖鎮的劉先生欣喜地告訴記者。
今年,盱眙獲評“15分鐘醫保服務圈”省級示范縣。一直以來,圍繞“人民滿意醫保”目標,盱眙持續提升醫保服務質效,以精簡材料、簡化流程、壓縮時限為抓手,為參保群眾提供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服務。目前,盱眙已先后建成天泉湖鎮、官灘鎮、穆店鎮醫保服務站3個省級示范點和10個市級示范點以及154個村級服務點,實現縣域內鎮街與行政村醫保服務站(點)全覆蓋,形成覆蓋城鄉、體系健全的三級醫保公共服務體系,將醫保服務延伸到鎮、村兩級,讓參保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咨詢、辦理異地就醫,全面打通醫保便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各站點運行以來,累計辦理業務3.21萬余件,惠及群眾超4萬人。
與此同時,盱眙還將貼心服務送進群眾家中,統籌醫保辦和家庭醫生團隊資源,充分發揮“15分鐘醫保服務圈”村級服務點作用,推出“村級代辦”“幫跑腿”服務,并針對轄區內特困人員、獨居老人等特殊群體,提供上門幫辦代辦服務,真正做到“問政策,身邊有明白人;想辦事,身邊有幫辦人”。
辦在心坎上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會老。盱眙積極打造盱“頤”養老品牌,持續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優化養老機構服務功能,不斷提高養老服務水平,緊盯老年群體的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在優化養老服務軟硬件上發力。目前,全縣已擁有各類養老機構41家,建成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59個,老年人助餐點42個,累計為2萬余名80歲以上老年人發放尊老金1546萬元;以“和善園”“橫店影城”等優質企業為終端,為城區老年人提供“1元早餐”“5元電影”等助老服務;建成蘇北地區首屈一指的專業失能(失智)人員集中養護中心,完成天泉湖敬老院和舊鋪敬老院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雙提升工作;實施“互聯網+智慧養老”,切實解決高齡、失能困難老年人的“急難愁盼”問題。如今,近2.5萬名高齡、獨居、空巢等特殊困難老年人正享受盱眙優質養老服務發展的成果。
為進一步營造敬老愛幼的社會風尚,盱眙還專門組建“文明潤縣、美德盱眙”工作專班,打造“山爸山媽”關愛“山娃”志愿服務隊、“暖心小棉襖”關愛失獨老人獨居老人志愿服務隊、“睦鄰守望”志愿服務隊等百余個優秀志愿服務項目,惠及更廣泛群體。
辦出好未來
“我聽社區就業服務站工作人員說這里有免費培訓,來了之后發現龍蝦燒制培訓很適合我,而且培訓地點靠近家門口,我就趕忙報名參加了。拿到證后,我就是龍蝦廚師了,現在這一行很緊俏。”家住盱城街道果園小區的李大姐對未來充滿憧憬。
“盱眙龍蝦”不僅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的路子,更為當地百姓拓寬了“美味”致富路。近年來,盱眙堅持就業優先,加大自主創業、靈活就業扶持力度,建設家門口的就業服務站,推動職業技能培訓與龍蝦等特色產業有效銜接,從養殖到烹飪,就業指導培訓助推小龍蝦躍出農門闖世界,讓“黃金資源”釋放更多“黃金效益”。
李大姐憧憬的未來,是盱眙以高質量就業帶動產業興旺的一個生動縮影。近年來,盱眙積極圍繞“15分鐘就業服務圈”,將就業服務融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范疇,在各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打造就業服務站,以社區為載體,充分發揮人社專員“就業紅娘”作用,為困難群體提供更多就業選擇和更多有針對性的就業創業指導服務,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讓困難群眾實現收入有增長、上崗有補貼、權益有保障。
盱眙縣將深刻領會治理要義,系統謀劃治理對策,創新探索治理路徑,全面提升治理效能,努力走出一條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盱眙路徑”,努力以“盱眙之為”助推“淮安之治”,以基層治理現代化助推中國式現代化盱眙新實踐。(許發)
融媒體編輯 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