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以“現代化”之筆,“蘇”寫魚米之鄉好“豐”景

稻花香里說豐年、村莊兒女各當家、小橋流水人家……在魚米之鄉的江蘇,現代化的田園鄉村正逐漸展現出最美的模樣。近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第三批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名單,江蘇南京市浦口區、常州市溧陽市,淮安市盱眙縣新獲批創建。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農業現代化,沒有農村繁榮富強,沒有農民安居樂業,國家現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如今,江蘇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城鄉融合發展,堅持“四化同步”,深入實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產能提升、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農業科技創新、農民收入十年倍增計劃等7大專項行動,加快建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力爭到2030年,在全國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

夯實“耕”基,為農業發展插上科技翅膀。“一山兩水七分田”的江蘇,全省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72畝,約為全國平均水平一半,耕地后備資源相當匱乏。為了托起群眾“舌尖上的幸福”,江蘇堅持把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作為“頭等大事”,緊抓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高起點推進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建設,攻關研發高產高抗新品種,示范推廣智能綠色農機新裝備,加強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與現代農業融合創新,在先進農機裝備研發推廣、數字農業等領域取得創新突破,現代高效農業發展勢頭正勁。在希望的田野上,江蘇著力筑牢糧食“耕”基,強化現代農業科技和物質裝備支撐,守穩“米袋子”、豐富“菜籃子”,促農業現代化“破繭成蝶”。

沃野掘金,為產業振興廣拓致富渠道。近年來,江蘇保持戰略定力、久久為功,把農業產業化作為建設農業現代化的關鍵和突破口,立足本地資源稟賦,做足、做活、做精彩“土特產”文章,打造富民強村“金鑰匙”,挖掘鄉村多元價值,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全鏈條升級,不斷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步伐。當前,一大批“蘇”字號優質農產品,從現代農業產業園、農產品加工集中區,走進城市,走出江蘇,走出了一條以農業產業化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奮進之路。新產業蓬勃發展,休閑農業、創意農業等新業態競相涌現。 從第十四屆江蘇省鄉村旅游節如期舉辦,到“蘇韻鄉情”專場推介精彩紛呈,今年上半年江蘇休閑農業游客接待量2.03億人次,綜合收入超600億元,人民群眾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遇見鄉愁,為詩畫田園勾勒美麗鄉村。鄉村承載著無數人的美麗鄉愁,鄉愁里裝著的風物和人情則為農業現代化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從江淮平原到太湖湖畔,從長江兩岸到黃海之濱,一批批集綠色農業、傳統民風、觀光旅游、生態宜居相融合的“蘇”韻田園鄉村撲面而來,裝點著江蘇大地。美麗鄉村建設,既要美在面子,也要美在里子。近年來,江蘇通過組織開展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傳統村落保護、農村住房條件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等工作,傳承發揚“江南人居天堂”的美好意象,持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鄉村面貌發生巨大變化,展現出可觀可感的“農村美”現實模樣。江蘇美麗鄉村建設既提升了農民的獲得感,也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辛勤耕耘迎“豐”景,魚米之鄉展新顏。沃野里一浪高過一浪的水稻正逐漸變得金黃,沉甸甸的稻穗與美滋滋的笑容交相輝映,一幅現代化“農”墨重彩的鄉村振興畫卷在江蘇大地上盡情鋪展,激勵江蘇兒女用智慧和汗水,在廣袤田野上續寫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新篇章。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