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高校領導干部暑期學習培訓班開班,全省高校黨委書記、校長參加學習培訓,省委書記信長星出席開班式并講授第一課。信長星從世界強國的發展史講起,闡述了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的基本邏輯。他說,面向未來,誰擁有一流人才,誰就擁有了發展的優勢和主導權,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要有更加強烈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他強調,一方面,要更多引育“頂天立地”的高層次人才。另一方面,要更多培養“鋪天蓋地”的高技能人才。
江蘇是教育大省,全省現有高校168所、在校生超過250萬人、專任教師超過12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高于全國7.2個百分點。全省高校擁有兩院院士80人、國家級高層次人才2000多人,總量占到全國10%左右。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的高校數和學科數分別位居全國第二、第三。這樣一串亮眼的數字,是江蘇高等教育蓬勃發展的堅實基礎。如今,肩負著“走在前、做示范”的厚望重托,更要堅定培養大師的決心和信心,引育更多“頂天立地”的高層次人才,造就更多“鋪天蓋地”的高技能人才。
引育更多“頂天立地”的高層次人才,攻克科技創新領域的一道道“婁山關”“臘子口”。高校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搖籃,要堅守鑄魂育人主陣地,落實立德樹人硬任務,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正如俗話所說:茂材需沃土,良禽擇良木。只有下更實的功夫為青年創新人才成長培土,花更多的投入為青年創新人才發展鋪路,聚焦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需要,才能造就具有交叉思維、復合能力、引領發展的拔尖創新人才、“高精尖缺”人才,激勵更多青年才俊勇立潮頭、銳意進取,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堅強人才保證。
造就更多“鋪天蓋地”的高技能人才,厚培大國工匠創新創造沃土。產業是職業教育的“出題人”,職業教育要更好地應答產業轉型升級和技術革新所提出的新需求就必須溯源于專業建設。職業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實踐和應用,把產業與教學緊密結合,是教育機構與行業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有益舉措,既要立足于當下就業和用工所需,更要以滿足高質量發展需求為著眼點。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增專業技術人才30.6萬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1.48萬人,人才總量保持全國領先地位。愈來愈多的高技能人才涌現,給予了我們始終堅持以教促產、以產助教、產教融合、產學合作的信心和動力。
人才發展,是強國之根本、興邦之大計。當前,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也是人才淬煉的黃金期。面向未來,誰擁有一流人才,誰就擁有了發展的優勢和主導權,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要讓更多“頂天立地”的高層次人才和“鋪天蓋地”的高技能人才在江蘇這片沃土上扎根、開花、結果,為江蘇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彰顯更強擔當、貢獻更大力量。
指導單位:江蘇省委網信辦
出品:視評工作室
監制:王文堅 李軍
策劃:黃鳳 時力強
編輯:陳永輝 李舒曼
美編:李學 王曉詩
技術:趙興逸
校對: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