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辛勤繪秋“豐”,谷滿大國糧倉

秋風漸起、稻谷飄香。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目前南方部分地區的中稻,東北、西北部分地區的馬鈴薯,以及各主產區短生育期的糧油品種已經陸續開始收獲。眼下,全國秋糧陸續迎來收獲。各地搶抓有利時機,有序推進秋糧生產,進一步落實增產措施,筑牢全年糧食豐收基礎。辛勤繪秋“豐”,谷滿大國糧倉的圖景正徐徐展開。

“倉廩實,天下安。”對于一個14億多人口的大國來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近期國際大米價格“一飛沖天”,全球范圍內甚至開始上演“搶米大戰”的情況下,我國則糧穩心安。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人均糧食占有量達486.1公斤,高于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的糧食安全線。辛勤耕耘換來中國糧食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端穩端牢“飯碗”,仍需全力以赴、馳而不息抓好糧食生產。

秋糧占全年糧食總產量的75%,是奪取全年糧食豐收的關鍵。今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意義重大。為確保秋糧生產順利開展,今年以來,財政部出臺政策、下撥資金,加大對關鍵環節支持力度:中央財政4月份下達資金100億元,向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農資補貼;會同農業農村部等推進糧食烘干設施裝備規范建設;擴大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范圍。支持給力進一步提升糧食生產抗風險能力,全國糧油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起步走穩。

四川全省水稻收割已超七成,江蘇3300多萬畝水稻現已進入灌漿期,河北滄州的430萬畝鹽堿地上的作物陸續成熟,內蒙古赤峰市300萬畝谷子迎來豐收,吉林通化18.5萬畝早熟品種水稻收獲進度過半……由南到北,滿眼豐收,但收到囤里才牢靠。全力以赴抓好秋糧生產,多措并舉保糧食豐收,有了“政策實”,還需“人努力”。圍繞秋糧生產,技術指導服務要跟上,以新技術助力秋糧生產上臺階。力爭糧食豐產豐收,農機投入與支撐是一大關鍵。要進一步提高機械化水平,讓農機主力軍在希望的田野上穿梭好“豐”景。

糧食安全根基在于糧食生產能力安全,人、地、技是提升糧食生產能力的關鍵要素。人勤善用技,更要守好地。守住耕地數量,提高耕地質量,加快建設旱澇保收、高產穩產高標準農田,是持續實現糧食穩產增產的基石。經過持續土壤改良和種植實驗等,鹽堿地集中分布的吉林大安市72萬畝水稻田進入蠟熟期,正待秋收。江蘇東部沿海各地市通過引水灌溉淋鹽洗堿,培育耐鹽堿作物良種良法,推進鹽堿地治理。今年,江蘇還計劃新增120萬畝良田、改造提升207萬畝高標準農田。鹽堿地變產糧地,大國糧倉不斷擴容。

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雙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長地說道:“中國糧食!中國飯碗!”。辛勤繪秋“豐”,“豐”景不僅在于一時,更在于長遠。始終把糧食安全責任記在心頭、扛在肩頭、落在田頭,勤勞不僅正在鋪展金秋豐收畫卷,更將不斷延展谷滿大國糧倉的“豐收答卷”。(丁鐵)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