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總結了新時代江蘇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成就,并對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全面推進美麗江蘇建設進行動員部署。以“生態”為筆,以“綠色”為墨,繪就美麗江蘇新畫卷。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將“環境美”作為“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鮮明標識之一。近年來,江蘇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突出位置,先后制修訂生態環境領域地方性法規、規章14部,近3年累計出臺地方標準114項,數量是過去10年總和的兩倍??梢钥闯?,江蘇始終向“綠”而行,主動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職責與擔當,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建設美麗江蘇,是人民的期盼心聲,生態文明已經成為群眾的“幸福底色”。“微笑天使”江豚在長江江蘇段逐浪嬉戲、“鳥中國寶”東方白鸛在無錫等地成群做客、揚州三灣濕地風景秀麗則吸引萬千游人駐足……這些都是江蘇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縮影。如今,當你走進江蘇各地,藍天白云已是常態,魚翔淺底景象明顯增多,持續向好的生態環境讓人民群眾有越來越多觸手可及的幸福。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江蘇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強調,要準確把握新形勢新要求,以美麗江蘇建設為牽引,更大力度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江蘇永鋼采取一系列防治污染和噪聲等的技術工藝措施,在廠區周邊構筑“綠色屏障”,進一步推進“花園式工廠”建設;江蘇恒立液壓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實施了余熱回收、蒸汽冷凝水回用等項目,提升產品競爭力,支撐公司向“高端、新興、綠色”領域進軍……在江蘇,像這樣的綠色發展企業還有很多,聚焦科技創新,堅持轉型升級,以發展的“含綠量”提升增長的“含金量”,讓企業發展之路越走越遠。
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下,利在千秋。我們人人都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受益者,同樣也是參與者,應當要把建設美麗江蘇轉化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持之以恒地落實在每一件小事上,共同攜手譜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絢麗新篇章,助力江蘇高質量發展,努力建成美麗中國省域范例。(鐘雨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