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大運河,文旅新天地。9月21日晚,第五屆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開幕式在蘇州大運河寶帶橋畔的澹臺廣場舉行。
流淌千年的大運河是中華文明的獨特標識,也是新時代文旅融合的一大IP。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大運河當仁不讓。一年一度舉辦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搭建交流平臺,展示文旅產品,共謀文旅發展,大力開發大運河這個文旅融合發展的“大寶藏”,必將進一步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推動大運河文化在新時代發揚光大。
運河文化與旅游市場深度融合,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文旅融合新篇章。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作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標志性博物館,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每天游客絡繹不絕,截至2022年底,線下參觀人數已突破240萬,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打卡地”。東關街、仁豐里、皮市街三條揚州著名歷史文化街區,傳統文化與現代創意完美結合,讓游客流連忘返。無錫市全面推進世界級運河文化遺產(無錫段)旅游廊道建設,運河特色文旅業態產品供給更加豐富。實踐證明,運河文化博大精深、生生不息,是發展文旅融合產業的一大瑰寶,亟待不斷開發利用、大放異彩。
既要“單打冠軍”,也要“強強聯合”,才能讓大運河文化旅游事業越做越大。今年的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開幕式精彩紛呈,《千年運河·戲曲薈萃》主題演出中,15位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以戲曲連唱的形式,演繹運河沿線8省市的11個戲曲劇種,涵蓋蘇劇、京劇、評劇、黃梅戲、呂劇、梆子、豫劇、揚劇、錫劇、昆劇、越劇等傳統戲劇類別。戲曲聯袂展演,為系統性、整體性推進運河文旅融合發展帶來靈感。大運河縱橫南北,本身就是一條割不斷的文化長河,沿線各地聯合聯動,開發出更多跨地區的文旅產品,必能打開一番新局面。
交流互鑒、共同提高、合作共贏,是舉辦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的目的和意義。據了解,本屆運博會還將有六大主題展,呈現全域文旅資源;一場研討活動和兩場論壇,匯聚“最強大腦”。運博會期間及其前后,除蘇州市之外,江蘇其他設區市也將圍繞大運河主題策劃組織相關配套活動,讓千年運河串聯“水韻江蘇”顆顆明珠,為市民、游客送上豐富多彩的文旅盛宴。理念碰撞、靈感激發、市場合作,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必將進一步擴大“朋友圈”,攜手做大運河文旅融合大蛋糕。
沉浸式體驗、趣味性互動、科技化呈現,運博會架起交流之橋、合作之橋、友誼之橋,吸引27個國家參展,必將推動運河文旅產業不斷催生新產品、新形態、新市場,大運河文化必將在火熱的文旅融合中閃耀璀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