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第八屆中國創新挑戰賽(鎮江)暨2023年高校院所走進鎮江產學研合作大會圓滿落幕。借助這一產學研平臺,一批創新成果在江蘇鎮江加速轉移轉化、落地生根。找準自主研發突破口,一批企業逐步實現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跨越。創新驅動這一“關鍵變量”在鎮江正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
去年,鎮江市與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簽訂全面深化產學研合作協議,依托省產研院優質創新資源,重點圍繞鎮江市“四群八鏈”產業,不斷提升企業創新力和產業競爭力,加快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合作的深入將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有力推進鎮江市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
在大會現場,鎮江市與省產研院的合作領域得到了進一步拓展,省產業技術研究院企業聯合創新中心也在現場揭牌。企業聯合創新中心由省產業技術研究院與行業龍頭企業共同組建,聚力產業關鍵技術研究,對接引進全球創新資源開展集成創新。近年來,鎮江市不斷深化與省產研院的全面戰略合作,前期已共建21家企業聯合創新中心。今年產學研合作大會,包括江蘇天宏機械工業有限公司在內4家企業與省產研院共建聯合創新中心。市科技局有關人士表示,通過企業聯合創新中心的建設,充分發揮江蘇產研院“一頭連著科研、一頭連著市場”的優勢,進一步提高企業對接創新資源的精度和效率,降低企業創新成本。 立足鎮江,成立于2019年的南京大學(鎮江)生命健康產業研究院,依托南京大學在生命大健康領域的人才和技術優勢,構建政、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平臺,開展生命健康領域科技成果轉化業務,成為生命健康領域的產業賦能中心。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南京大學(鎮江)生命健康產業研究院院長張麗敏告訴記者,目前團隊正在做腦電監測以及生命體征監測方面研究,并攜該研究成果與魚躍醫療等本市企業展開對接。“希望研究院能夠把南京大學的優勢學科資源以及產生的前沿科技成果,與鎮江企業發展需求進行精準嫁接,實現技術輸出和成果轉化?!?/p>
歷經多年磨合,鎮江市諸多企業與國內高??蒲性核献饕褲u入佳境。作為國內柔性鈣鈦礦薄膜電池精密制造的領軍企業,大正(江蘇)微納科技有限公司顯然是產學研深度合作的受益者。集中簽約現場,大正(江蘇)微納科技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圍繞“低成本柔性鈣鈦礦薄膜太陽能電池宏量制備關鍵技術研發”,簽訂金額共300萬元的聯合攻關產學研合作協議。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虞旺對合作成果的落地轉化顯然胸有成竹,“這個簽約項目將有效提高公司量產化的生產效率。企業第一條百兆瓦生產線正在建設,預計建成之后年營業額可超2億元?!?/p>
引進更多緊缺急需的產業項目和創新人才,鎮江正以最大誠意、最優環境、最好服務招才引智。南京師范大學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和中鑄新材工業(江蘇)有限公司進行人才創新創業項目簽約。南京師范大學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吳昊將帶領團隊圍繞不定形耐火材料生產過程中的工藝優化、工藝開發等項目攜手企業開展技術攻關,有望助力企業產品實現迭代升級,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鎮江把用心留人、服務人才作為工作的重點,不斷推動高校創新創業和企業研發深度融合,這讓我們在這里有很強的歸屬感。”
堅持內引外聯,“走出去,請進來”,持續擴大鎮江產業創新“朋友圈”……“高校院所走進鎮江”系列活動錨定發展第一要務、創新第一動力、人才第一資源,助力鎮江企業緊跟技術迭代步伐,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贏得先機。一批“科技味兒”十足的創新成果正在加快落地轉化,源源不斷為鎮江“四群八鏈”產業版圖注入澎湃動能。(全媒體記者 陳志奎 通訊員 許開飛 孫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