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揚州段岸線草長鶯飛,揚州古運河畔綠樹成蔭,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源頭一江清水……這些揚州生態環境的美好景象和細微變化,正被太空中的衛星、低空盤旋的無人機和水上監測船一一記錄和呈現。揚州環境監測中心運用衛星、無人機、監測船之間的相互協同機制,構建了“天空地”一體化環境監測體系,已形成對水、大氣等生態環境情況開展高分辨率、高覆蓋、高效率的立體化監測監控能力。
“要保護好生態環境,需要借助現代化環境監測手段?!睋P州環境監測中心生態監測科副科長戴源介紹,傳統的監測手段依賴人工采樣和實驗室分析,耗時費力且效率較低,無法全面評估生態環境質量,難以發現瞬息萬變的環境問題。
近年來,揚州環境監測中心聯合中國科學院安光所、中國科學院空天院、中船重工702所等科研機構,將衛星遙感、無人機高光譜、無人船走航監測技術有機結合,構建天地協同、天空協同、空地協同的監測體系,大幅提升了環境監測效率,能更加全面細致地發現生態環境的“風吹草動”,為揚州環境質量健康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
“天空地”一體化監測如何運行?圍繞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紅線區、重點生態功能區等重點區域,揚州環境監測中心構建起“天空地”一體化生態質量監測網絡,不斷提升主動發現環境問題的能力。“‘天’就是利用多種衛星遙感數據進行普查和篩查,根據其中的變化及時發現疑似環境問題;‘空’是用無人機搭載監測裝備對疑似環境問題進一步詳查;‘地’是采用走航車、無人監測船等進行原位快速檢測,對環境問題進行高效精準核查?!贝髟唇榻B,“天空地”一體化監測可以針對水環境、大氣環境、生態環境、環境監察執法和重點污染源等環境要素開展全方位、立體化監管,及時發現環境問題,全面把握環境問題的時空分布。
“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的效果也是立竿見影:利用“江淮環境1號”水質監測船對古運河、儀揚河等重點水域開展多次“全河段、全支流”聯動溯源監測行動,通過高密度走航監測查明主要污染物濃度變化趨勢并鎖定污染水域,開創省、市、縣三級聯動,多部門協作的溯源監測模式;通過“衛星遙感篩查—無人機詳查—人工核查”的協同模式,對長江揚州段、京杭大運河揚州段沿岸生態環境狀況進行全面調查,摸清了區域土地利用情況,并對周邊環境風險源進行全面排查;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對“高寶邵”三湖區域沉水植物變遷開展長時序生態遙感監測,深挖導致沉水植物變化的環境因素,探究其對區域生態質量的影響;將無人船走航監測與無人機高光譜技術相結合,在古運河三灣段開展空地協同水質監測,對三灣水域的總磷、氨氮、高錳酸鹽指數等多個水質指標的分布及變化情況進行快速分析……
截至目前,揚州環境監測中心依托遙感專項實驗室相關技術已開展水質溯源及生態環境核查行動30余次,獲取水質監測數據近5萬個,針對長江揚州段、京杭大運河揚州段、南水北調揚州段東線輸水廊道、“高寶邵”三湖等重點區域編制并上報多份水環境溯源和生態遙感監測報告,為揚州生態環境高效管理和精準治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