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歐美同學會成立110周年,強調:新征程上,歐美同學會要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繼續發揮留學報國人才庫、建言獻策智囊團、民間外交生力軍作用,強化思想引領和組織建設,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廣聚天下英才、廣集創造偉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正形成最大規模留學人才“歸國潮”,據教育部統計,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中超過八成完成學業后選擇回國發展。今年發布的《2022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顯示,2022年應屆留學生規模同比增長8.6%,回國求職留學生數量再創新高,我國企業對海外人才的需求亦呈上揚態勢。越來越多新時代青年懷揣留學報國夢,遠赴重洋,學成歸國,向世界展示中國成就,讓世界了解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生逢偉大時代是人生之幸,留學歸國青年要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人才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心懷‘國之大者’,為國分憂、為國解難、為國盡責。”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從錢學森、李四光,到程開甲、黃大年,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選擇了回來,回國就是回家,歸來更在歸心。正是這樣的歸國故事,在為中國故事添彩,讓中國故事更加的豐富精彩。
中國發展日新月異,為海外學子實現理想抱負和人生價值搭建了廣闊舞臺。近年來,中國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新突破,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計算機、衛星導航、量子信息、核電技術、大飛機制造、人工智能等領域創新成果不斷涌現。青年強則國家強,越來越多的留學人才,懷著極大的報國熱情,用自己的學識和力量投身于教育、科技、國防等黨和國家事業的建設,在攻克“卡脖子”關鍵技術等方面展現新作為,做新時代的建設者和貢獻者。隨著國內的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一些外籍人士以及一些海外華人,都先后通過自己的努力,選擇了加入中國國籍,中國男足就先后完成了歸化艾克森、高拉特、費南多、蔣光泰等人,冰雪項目領域,也先后有谷愛凌、林孝俊(前韓國籍)等名將選擇加入,這對于中國體育的綜合實力而言,也是一次極大的補充和加強的機會。
新時代青年要大力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以報效國家、服務人民為自覺追求,投身創新創業創造時代洪流,助力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歷史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