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網訊(通訊員 印八零 康露露 記者 劉承鴻)在“健康中國”的戰略推進中,如何將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更好融合,發揮“1+1>2”的效果?
近年來,南京市溧水區積極推進體衛融合發展,為群眾提供全過程的健康指導和保障,打造體衛融合三級架構服務體系,開發并建成全國首個區縣級體衛融合數據平臺,以運動促進健康,高質量打造“健康中國”溧水樣本。
體衛融合 打造三級架構服務體系
“經過鍛煉,不僅血糖狀況得到了明顯改善,整個人的氣色也變好了,醫生還為我減了藥!”拿著復檢報告走出溧水區中醫院的孔老先生欣喜地告訴記者。
家住溧水的孔老先生是位糖尿病患者,多年來一直在溧水區中醫院內分泌科治療,在區中醫院開展體衛融合工作之后便率先體驗了體適能測評這項服務。醫院引進的運動健康管理系統能夠智能生成運動處方建議,經過規律鍛煉,孔老先生的身體狀況得到了改善。
近年來,溧水區在上級體育、衛健主管部門支持下,逐步試點建成了“1中心、5站、2點”的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較為完善的區、街鎮、行政村(社區)的體衛融合服務三級架構體系。
溧水區依托區中醫院建成“體衛融合運動促進健康中心”,建立“體育+健康”“體育+慢病”“體育+中醫”融合示范點,向群眾提供體質和健康一站式檢測服務,提供個性化、精細化的運動處方服務;在洪藍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鳳中心衛生院雙牌石分院、晶橋社區醫院等基層醫院打造5個運動促進健康站;又在洪藍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鳳中楊村衛生室打造2個運動促進健康點,助力實現全區體衛融合初步全覆蓋。
數據支撐 特色平臺助力健康管理
在體衛融合服務三級架構體系基礎上,溧水區還開發并建成全國首個區縣級體衛融合數據平臺,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對健康狀態和運動干預情況及效果進行實時、連續監測,形成溧水區運動促進健康群體性大數據,打造溧水區特色體衛融合平臺“123”模式,即1張卡、2循環、3平臺。
其中,“1張卡”指溧水區居民只需持有一張運動健康身份證,就可以在溧水區所有體衛融合運動促進健康中心、站、點進行跨區域鍛煉,通過手機端小程序隨時掌握身體健康狀態;“2循環”指體衛融合運動促進健康中心、站自身可以實現測評導練小循環,同時在平臺的支持下,實現全區體衛融合運動促進健康中心、站、點大循環;“3平臺”指通過數據平臺,形成專業的體衛融合數據體系,通過業務平臺,進行服務調度和數據流轉,實現跨區域鍛煉和居民移動端應用,通過管理平臺,匯聚全區體衛融合成果展示,對全區的體衛融合管理提供數據支撐。
溧水區體衛融合數據平臺的建成,對于推進全區體衛融合工作,打造“體衛融合運動促進健康”新模式大有助益。目前,全區總服務7.82萬人次,開具運動處方近9000份。
資源下沉 健康指導送到“家門口”
今年7月,體衛融合運動控糖站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在溧水區和鳳鎮舉行,省、市運動健康專家齊聚溧水,為鄉村基層培養社會體育指導員,以社會體育指導員與村醫協作的方式,推動運動控糖在基層普及發展,打通體衛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據悉,溧水區和鳳中心衛生院、晶橋中心衛生院和洪藍街道衛生院3個運動促進健康站近年來由于其數據能力,被選中參與江蘇省科技廳《基于運動控糖站和5G+智能信息系統的體衛融合糖尿病三級預防關鍵技術科技示范》科研項目,并全部成功掛牌“運動控糖站”。
以洪藍街道衛生院為例,該衛生院從2021年10月就開始為居民提供運動促進健康服務,通過老年體檢、門診、糖尿病篩查尋找目標人群,截至目前總計服務3600余人次,開具運動處方近千份,為500余位居民提供運動健康管理服務。
“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實現資源下沉、服務下延,構建‘體衛融合’社區健康治理的長效機制,讓基層醫療機構能成為百姓身邊的醫療健康守護者。”溧水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下一步,溧水區將進一步加強全區運動健康相關政策法規的銜接,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向全區人民普及“運動促進健康”理念和科學健身知識,不斷推進體衛融合運動促進健康服務在基層延伸,為群眾謀健康、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