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今年前三季度,江蘇各地各部門積極打好稅費優惠組合拳,多舉措優化營商環境,助力民營企業迅猛騰飛,民營經濟煥發生機活力。
18號上午,在中天鋼鐵集團第八軋鋼廠生產車間,隨著加熱爐燃燒控制系統、鋼坯入爐識別系統等智能化項目投入使用,工人只需要在控制鍵盤上動動手指,一批批鋼材就能“一鍵完成”。中天鋼鐵集團第八軋鋼廠司爐工陳葉介紹:“加熱的工藝參數還有安全集中的報警,都呈現在操作臺,司爐工只要在操作室里,就能實時監控加熱爐設備的運行狀況。”
這個智能化項目順利運行得益于當地推出的稅費優惠“組合拳”。常州市經開區稅務局組建的稅惠宣傳團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針對企業研發投入配套稅費優惠政策。近三年來,中天鋼鐵集團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一項,就享受優惠超1.2億元,切實減輕了經濟負擔,為持續創新增加底氣。中天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財務主管朱曉軍告訴記者:“集團今年1-9月享受稅收減免紅利超億元,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優惠也超3000萬元。在稅收優惠政策的助力下,實現從鋼鐵產品制造者向綜合鋼鐵解決方案提供者的華麗轉身。 ”
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無紡玻纖制品龍頭企業,江蘇長海復合材料總投資約63億元的省重大項目——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智能制造基地項目正加快建設。達產后將新增60萬噸生產能力,成為中國首個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智能制造基地。
自項目立項以來,當地稅務部門“項目管家”服務團隊經常上門調研走訪,為企業掃清稅收政策盲點,推動紙上的稅收政策落地成賬上的資金活水。江蘇長海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周熙旭說:“今年僅高新技術企業購置設備器具稅前一次性扣除并加計扣除一項優惠,我們就收到企業所得稅退稅款達9800多萬元,極大緩解了我們的資金壓力。”
2023年前三季度,江蘇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成效顯著,分行業來看,制造業和與之相關的批發零售業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占比最高。同時,各項利企惠企舉措扎實推進。例如,江蘇各地行政審批局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提振民營企業信心。宿遷市在全國首創“超級管理員制度”,開設252個“市長賬號”,匯聚200多種證照數據,政務服務申辦材料精簡近60%。宿遷市行政審批局信息技術處二級主管張楚悅:“以前大多數的數據都‘躺’在政府部門的數據庫里,導致企業辦事的時候材料比較繁瑣。現在我們可以在1分鐘之內,提供數據共享的服務,大大地方便了企業。”
就在第三季度,江蘇還發布多項稅費優惠政策,將有利于下一步企業研發投入、打造重點產業鏈、鼓勵創業創新等,優化企業創業投資環境,支持企業突破卡脖子問題。南京財經大學財稅學院教授程瑤表示:“九月份出臺的先進制造業增值稅加計抵減優惠政策,推動先進制造業升級發展,減輕企業稅收負擔等一攬子的稅收優惠政策,稅收紅利正在逐步釋放出來。”
(江蘇新聞廣播記者/徐仁飛、孫茂強 常州臺、宿遷臺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