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
風從烏鎮來,網促世界新。以“建設包容、普惠、有韌性的數字世界——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將于11月8日至10日在浙江省烏鎮舉行。
千載似水年華的水鄉,正以開放包容之態,擁抱未來。但互聯網的世界里,并非都如烏鎮這般繁花似錦。當前,各國互聯網發展水平也并不均衡。數字鴻溝、數字赤字、網絡攻擊、網絡霸凌……技術的進步帶來的并不全是平等、互利、共享、美好。數字時代發展的全球大勢之下,如何應對當下的互聯網治理?如何為新發展格局賦能?如何為暢通產業鏈供應鏈搭橋?如何讓數字技術為創新驅動戰略聚力?在烏鎮古樸嫻雅的氛圍里,思想的火花如煙火綻放。這一場與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的相約,已然讓人充滿期待。
群賢畢至、頭腦風暴、交鋒碰撞……最為核心的內容依然是“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本屆互聯網將從合作與發展、技術與產業、治理與安全、人文與社會等多個維度討論,形成了立體式深層次對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思考。事實上,在互聯網的世界里,實踐案例全球開花,思想共識化為具體行動,攜手共謀全球互聯網發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美好圖景已經清晰可見。
中國作為網絡空間領域中負責任的大國,不斷倡導中國理念,踐行中國路徑,持續推動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構建。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10.79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6.4%。今天的中國,5G應用已經融入60個國民經濟大類,加速向工業、醫療、教育、交通等重點領域拓展深化,各類互聯網應用持續發展,多類應用用戶規模獲得增長……互聯網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越來越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
今天的中國,正從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傳統制造業騰“云”駕“物”顯身手,數據奔流激蕩“智慧城市”浪潮;刷臉寄快遞實現了“秒級響應”,二維碼識別進入“尋常百姓家”……美好生活,何止詩書禮樂的高端相望,更存于市井街頭的百姓笑顏,點點滴滴,都是向“網”的生活。“網”惠民生,造福人民,緊緊握住“慧”與“惠”的時代脈搏,纖細如絲的網線,拉出的是堅韌連綿的中國雄心。
中國心,烏鎮情。十年來,伴隨著烏鎮河水一同流動的,還有鏈接全球的“互聯網聲音”。中國與巴西、厄瓜多爾等國利用數字技術開展創新合作,助力亞馬遜雨林生態系統以及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中國與國際電信聯盟合作啟動技術援助及培訓項目,助力建設“數字烏干達”……雖是山海之遙,卻聚千里之情,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碧水輕搖的水巷,其實連通著天高云闊的大江大海,只要堅定航向,再遠的彼岸定能達到。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的思想激蕩、宏圖規劃,將乘著烏鎮之水,匯入江河,涌進大海,浸潤全世界。相信在世界各國共同努力下,我們定能共建一個公平合理、開放包容、安全穩定、富有生機活力的網絡空間,為全球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