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一個園就是一條鏈,上下樓就是上下游!常州經開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年初,集中開工23個重點項目,總投資超過191億元;5月,投資10億元的省重大項目中車“三位一體”產教融合示范基地開工;10月,集中簽約重點項目總投資超235億元,其中新能源及相關產業項目13個……

大項目來了,一個接一個地來了。如何接得住、接得好?

作為“蘇南模式”發源地之一,常州經開區原有的人口密度、產業密度較高,土地開發程度達到53%,只能“下跳棋”。當供地矛盾日益突出,以畝產論英雄、讓“寸土生寸金”成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道必答題。

近兩年來,常州經開區以大平臺承載大項目,集中優勢資源和力量打造23個產業園區,出臺一攬子政策,對項目用地容積率、畝均產出等作出明確要求,鼓勵企業建設使用標準廠房、發展樓宇經濟,積極招引產業鏈上下游項目落戶,為產業循環經濟打下基礎。

園區更新 低效用地變身“用武之地”

園區是土地資源要素的集聚地。2021年,常州經開區制定園區更新五年規劃,確立整治提升工業用地2萬畝以上的發展目標,“躺了”多年的低效用地迎來轉機。

去年7月,常州經開區被納入全省首批產業園區用地整治提升試點地區,為全市唯一。為精準識別“騰籠換鳥”對象,常州經開區先后完成了5個啟動園區97家企業2331畝土地的深度調查、對23個特色園區1551家企業及用地利用情況的初步摸排,通過扎扎實實的“一本賬”精準找到挖潛的方向,編制形成《產業園用地整治提升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橫林鎮發力綠色家居產業

被譽為“中國強化木地板之都”的橫林鎮,鎮區北部分散著大量小作坊,涉氣、涉水等環境問題突出。園區更新啟動后,橫林鎮瞄準“綠色家居新高地”發展定位,十余個老舊工業集聚點進行統籌規劃,打造900畝綠色家居產業園,將容積率提升到2.0以上,綜合建設成本控制在每平方米3800元左右,低于周邊同類型標準廠房售價,可顯著降低入駐企業用地成本,促進地板家居產業規模化、集群化、綠色化發展。

龍錦路上,如列車造型的軌交園載著90多家企業駛向嶄新未來。



軌交園

11年前,這里還叫富民工業園,畝均稅收不到3萬元。潞城街道騰退“散亂污”企業后,整合153畝土地,規劃建設軌交園,電力設備、智能電機、汽車電子、生命健康等90多家企業爭相入駐,畝均稅收相較于10年前增長了10倍。

兩年多來,常州經開區先行整治實施的5個試點園區都取得了明顯進展,畝均稅收將由不到1.5萬元提升至30萬元以上,新增300余家企業入駐。

鏈式發展 上下樓就是上下游

落戶于宋劍湖光電科技港的優潔包裝,專注食品、精細化工吹塑包裝的設計和研發,也是恒順醋業的配套供應商。

一年后,園區另一家企業——派嘉包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看到,一輛運輸車在優潔包裝等候發貨,車上的產品派嘉也能生產,于是主動上門求合作。



宋劍湖光電科技港

“只要能達要求就能合作。”雙方合作之門打開后,優潔在派嘉的采購量超過100萬元,還帶動派嘉進入恒順供應鏈系統。“‘鏈’上企業充分交流,一個電話大家就能到生產現場碰頭。”派嘉包裝負責人說。

位于智能裝備產業園的恒鋅禹晟,由廣告耗材膠布機生產商轉向新能源高精密涂布機生產商,得知星源材質將在常州經開區落戶后,毛遂自薦參與星源材質招投標。企業財務總監江范香說,企業充分享受到了工業園區產業集聚的優勢。目前,恒鋅禹晟還主動幫助本地一些初創企業轉型升級,培育下游配套企業,實現上下游雙贏。



智能裝備產業園

從散到聚、從小到大,工業園區集聚效應愈加明顯,產業發展動力正不斷增強。

作為軌道行業的配套企業,常州恒鼎軌道科技有限公司從上海搬遷到了軌交園附近,“這里離產業鏈更近。”企業副總經理白艷說。“按照正常的備料生產,約45天才能交付貨物,而園區內一通電話就能配齊材料,將生產周期壓縮至2—3天。”白艷說。目前恒鼎每年以20%的產值增長,專注于國產化替代的研發。

“今年我們以商招商,圍繞一批龍頭企業招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比如鼎智科技上下游的兩家企業未來將落戶常經開。”潞城街道企服中心主任薛琦豪說。

向天借地 工廠像住房一樣層層疊上去

“我決定把新廠房落戶在萬洋眾創城。”常州嘉仕博機械有限公司負責人任源波說,原來公司占地只有9畝,一些配件生產只能選擇外包。有了新廠房之后,可以擴建至少三分之一以上,配件生產都可以自給自足。

萬洋眾創城的前身是橫山橋鎮八方工業園,一個“攤大餅”式的村級工業園區,片區內320家企業中,“危污散亂低”企業有250家,畝均稅收不到3萬元。產業園整治后,平均容積率將由此前的0.6提升至1.8,預計年銷售收入達到20億元,畝均稅收30萬元以上。



橫山橋鎮八方工業園

“推動‘工業上樓’,向天空要效益。”萬洋眾創城總經理毛宏明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萬洋眾創城占地28.7萬平方米,規劃了多層廠房、產業研發用房、人才公寓、中央食堂等,總建筑面積60萬平方米,相當于31.3萬平方米產業用地被騰挪了出來。

“工廠像住房一樣,一層摞一層。”位于軌交園的帝斯博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柱華說,為保證企業貨物運輸效率,每棟廠房都配有獨立貨運、客運電梯。“我們一、二樓是生產車間,研發和集中辦公就設置在了三樓,實驗數據可第一時間獲得,快速應用在生產一線。”尼得科凱宇負責人介紹說。

拎包入駐 集約化產業園成香餑餑

產業園里“藏”花園,親水步道別具雅致,抬眼綠意蔥蘢,圍繞著3000平方米的中心景觀湖,23棟廠房錯落分布,配套精品酒店和人才公寓……東方三新產業科創園以綠化代替傳統圍墻,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的融合。園區瞄準汽車電子、光電材料、新能源裝備賽道招引企業。

“無邊界”的生產環境,帶來與眾不同的工作體驗。靈動芯光是從事電力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芯片制造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目前已入園投產。“租賃了臨湖的9號樓三、四層。這里環境好、視野開闊,頂層露臺還可以進行定制,可打造成員工休憩區。”靈動芯光項目負責人王暉介紹。



宋劍湖創新智慧港效果圖

在遙觀鎮,劍湖村工業園已蝶變為“花園辦公+研發中心+無污染制造”的宋劍湖創新智慧港,近30家企業簽了意向協議。優潔包裝負責人程國光說,園區不僅建有辦公樓、綜合樓、科研樓、人才公寓、超市等配套設施,還能為企業提供政策咨詢、金融機構對接等保障服務,這成為吸引企業的重要砝碼。

眼下,常州經開區恒耐創智天地二期、東方汽車電子產業園等產業園區正加快建設,宋劍湖創新智慧港一期已經竣備,一個個集群式、集約化、現代化的產業園區即將落地。

一個園區就是一條產業鏈,讓“上下樓”成為“上下游”。常州經開區各部門正通力配合精準招商,為上下游企業做好集中配套服務,助力“滿園強園”,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記者 孫婕 劉懿 通訊員 許樂)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