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1100斤創記錄,水稻禁區“蝶變”豐收糧倉

水稻開鐮,滿地金黃。11月5日,堪為全國最年輕稻區的江蘇省啟東市傳來好消息,歷經10年摸索,該市今年種植的包括2萬多畝沿海鹽堿地在內的8.6萬畝水稻,平均畝產有望突破1100斤,創啟東歷年最高產記錄。

“推廣良種、創新良法,裝備現代農機,全市水稻產量年年提升。”提及今年水稻畝產創記錄,啟東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陸健成竹在胸,“三大舉措,輔之高標準農田建設,夯實水稻豐收根基,助力全市躋身全省乃至全國優質高產稻米生產縣行列。”

啟東市今年大面積推廣的水稻“南粳”系列品種,一派豐收景象。這些天里,隨著大片稻田開鐮收割,一個個示范高產好消息紛紛傳來:在啟東呂四港鎮,種田能手岑春輝兄弟2000畝稻田畝產1190斤;在啟東北新鎮,全國勞動模范于冬娟千畝稻田測產達1270斤,在啟東寅陽鎮,“省級示范家庭農場”陳征宇580畝水稻測得全市最高畝產1410斤……

“全市24家參與全省‘綠色優質高效千畝示范方’創建的家庭農場、4個南通市‘高產競賽方’,家家成為水稻高產“領頭羊”,面上300多家規模水稻種植大戶除特殊情況,戶戶平均畝產也都超過1100斤。”啟東市農業農村局農技推廣中心副主任、高級農藝師施永軍如是介紹。

從水稻禁區到規模稻米產區,啟東水稻從無到有、由少到多、從低產少效到優質高產,個中經歷,正是該市夯實農業基礎、調整產業結構、追求綠色優質、“端牢中國飯碗”,產生愈加顯著綜合經濟及民生效益的成果寫照。

回想過往200多年,位處長江口北側的啟東市,成陸后因農田“犟黃泥”漏水特性,歷史上曾多次“旱改水”試種水稻失敗。2013年,當地嘗試耕地“深耕細耙”與“圍田屯水”,一舉成功試種,雖畝產僅有五六百斤,但仍讓祖祖輩輩期待吃上“家田白米”的鄉親看到了曙光。

之后,在政府持之以恒強力推動下,啟東農民種稻熱情前所未有,水稻面積連年拓展、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農機裝備持續更新。數據顯示,10年來,全市水稻單產從初時不足600斤,增至去年1050斤,今年更是歷史性突破1100斤。種植面積則從試種500多畝,幾乎級翻番至8.6萬畝。

良種為本、良法加持、農機顯威,促成啟東水稻增產優質。陸健介紹,2019年起,全市在追求產量、增加面積基礎上,提出了提升稻米綠色優質新目標。隨后,“一盤棋”引進“南粳”系列優質高產良種;普及測土施肥、病蟲害綠色防控、肥水運籌管理等科學栽培技術。今年,全市“南粳”良種普及率達95%,種植良法運用率幾近100%。

除此之外,啟東發展糧食規模產業,強調農機優先,目前總裝備各式大功率耕、收、烘農機超過1000臺,因之躋身全省“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縣”,一批示范大戶更是通過機械化精量播種、施肥等智能設備,實現一播全苗、均勻生長和無差別病蟲害防控,為水稻高產插上全新翅膀。(姜斌 吳幸民)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