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王玉星
11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發布的《國家創新指數報告2022—2023》顯示,全球創新格局保持亞美歐三足鼎立態勢,科技創新中心東移趨勢更加顯著,中國創新能力綜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十位,向創新型國家前列進一步邁進。透過這份報告不難看出,2023年中國國家創新指數綜合排名較上年提升三位,是唯一進入前十五位的發展中國家,標志著創新中國能力更強、后勁更足。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推動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顯著提升,引領帶動我國科技創新事業發生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中國空間站遨游太空、蛟龍潛水器探秘深海、“中國天眼”FAST巡天觀測、國產大飛機C919飛向藍天……今天的中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神州大地落地生根、結出累累碩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強勁筋骨”正有力支撐起民族復興偉業。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國家創新指數也是反映國家綜合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從具體得分看,中國國家創新指數得分為72.7分,比上年提高1.9分,與荷蘭、瑞典、德國等排名5至9位的國家相差0.2至5.3分,差距進一步縮小。值得關注的是,綜合排名前20位的國家中,只有中國屬于中等收入國家,其他均為高收入國家。從這兩個方面來看,中國創新能力總體上穩步提升的趨勢沒有變,中國的創新能力大幅超越處于同一經濟發展水平的國家。“創新指數”再攀升,“活力中國”勁更足,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創新自信、奮力攻堅克難,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讓創新源泉充分涌流,一個高質量發展的中國必將始終動能強勁、活力澎湃。
當今世界,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必須清醒認識到,自主創新不是閉門造車,不是單打獨斗,不是排斥學習先進,不是把自己封閉于世界之外,而是要在開放環境下的創新。新時代新征程,在更高起點上推進自主創新,要聚四海之氣、借八方之力,用好國際國內兩種科技資源,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加強國際化科研環境建設,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取得國際領先的創新成果,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掌握更多核心關鍵技術,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創新是一個決定性因素。奮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一定能更好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讓高質量發展的動能更加澎湃有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號巨輪乘風破浪、揚帆遠航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能!(王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