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隨著新能源汽車、5G、虛擬現實等產業的快速發展,對應領域的技能人才需求也不斷增長。近期舉辦的第二屆全國工業和信息化技術技能大賽,就專門面向產業需求和行業熱點設置了相應賽項,選拔高技能人才。大賽的實操考核項目,均聚焦當下經濟場景的行業熱點,從汽車芯片開發應用到工業大數據算法,從工業互聯網安全到5G+虛擬現實開發應用,“賽點”之下,“看點”滿滿。以賽為媒,技能競賽為人才成長搭建廣闊舞臺的同時,也表達各領域對技能型人才的緊迫需求。
技能人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中國是制造業大國,這些年“中國制造”“中國智造”不斷“出圈”,中國經濟“含智量”不斷提升,都離不開一支支實干興業、技能報國的人才力量。中國新能源汽車馳名海外,中國數字技術、5G服務廣受消費者青睞,從航天、電力、軌道交通到海洋裝備、交通通信、能源化工……在不同領域,人們潛心耕耘,練就一技之長,綻放精彩人生,激勵著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人走上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擁抱人人皆有舞臺、人人皆可成才的偉大時代,越多越人心追一“技”,練就過硬“金剛鉆”,不僅壯大了我國技能型人才隊伍,推動制造中國迭代升級,向著智能化、“高精尖”、產業鏈上游躍升的同時,也為自己打開了一片片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廣闊空間。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前不久,2023金磚國家技能大賽國際總決賽聚焦“云計算”“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帶動參賽選手展開激烈角逐,中國選手不負眾望、斬獲佳績;追逐“舌尖”的美味,日前世界川菜烹飪技能大賽、中華火鍋宴大賽也花式上演,讓人感慨做菜也大有出路;去年在奧地利舉行的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舞臺上,中國參賽選手匠心筑夢,參賽選手一把刮刀一把灰泥,憑借精湛的技藝斬獲金牌,實現了中國隊在該項目上金牌零的突破;工藝復雜的家具制作項目有146項打分指標,制作尺寸差需要控制在正負0.5毫米之內,我國參賽選手脫穎而出奪得世界金牌……手藝也能為國爭光,技能也能成就精彩人生。放眼世界,技能比拼的舞臺越來越大,技能角逐的項目越來越豐富,參賽者也越來越多,一批批技藝精湛、素質優良的技能人才在各行各業脫穎而出。在你追我趕的技能賽道上,希冀更多人用心追“技”,厚植本領,在強國之路上發光發熱。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向改革要動力,用改革增活力。這些年來,我國加大力度破桎梏,不斷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打破人才成長的條條框框,不論是為“田秀才”“土專家”評職稱,還是海納百川,筑巢引鳳,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吸引更多人才“近悅遠來”,放眼神州大地,一支規模宏大、素質優良、梯次合理、作用突出的人才隊伍正在加速集結。然而,我們在看到人才優勢的同時,也應看到,如今的世界,創新日益成為國際競爭的關鍵領域,抓住創新,就意味著抓住未來。謀創新,關鍵靠人才。一定程度上,高端技術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緊缺、人才流動性大以及地區分布不均衡等情況掣肘著技能提速,加快技能人才培養,乃大勢所趨。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僅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技能人才缺口將達到近3000萬人。“十四五”時期,全國目標新增技能人才4000萬人以上。深讀這些數據,無不表達著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廣闊機遇和前景。
濟濟多士,乃成大業;人才蔚起,國運方興。人才作為第一資源,是高質量發展的主體與基石。攜時共振,緊貼發展需求,各地當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點產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深入踐行“技能中國行動”,持續健全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支持職業教育發展,廣泛搭建技能成長舞臺,讓更多的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不斷涌現,讓技能人才與先導產業鏈的“齒輪”深度耦合,進一步以強大的人才引擎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注入澎湃動能。(古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