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鄉村振興“蘇”新篇⑩|“綠色”發展,再現山清水秀美如畫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推行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讓生態美起來、環境靚起來,再現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的美麗畫卷。”

“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對于鄉村振興的“關鍵”——生態宜居,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描繪了綠色發展、環境保護的目標與方向。

而更為人們所熟悉的,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成為每一個鄉村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準則,也深深鐫刻在每一位江蘇鄉村振興(幫促)工作隊隊員的心中。一手抓經濟,充實農民的錢袋子,一手抓生態,為子孫后代留下永續耕種的良田、魚蝦滿塘的水域,和一片生機勃勃的綠色鄉村。

“綠色”發展,實現產業生態化

畜禽養殖的糞污成為資源再利用,秸稈從“廢品”到“黃金”,這樣“變廢為寶”的產業生態化發展,在盱眙縣已得到了有效推廣。全國綠色防控示范縣、統防統治百強縣、國家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縣和中央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縣等一個個“桂冠”加持,讓美麗宜居的生態環境惠及鄉村最前沿。

生態振興也因此成為省委駐盱工作隊幫促的一項重要內容。列支40萬元支持農村戶廁改造提升和生態文明示范村創建;協調省財政下撥825萬元用于農業面源污染整治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對盱眙經濟開發區規劃環評及項目建設等給予指導,協調省環保集團免費編制示范村創建規劃……

圖片


古桑街道某養殖場糞污發酵處理設施

盱眙不斷探索將污棄廢棄物變為資源的新“路徑”,讓傳統種植養殖業得到“綠色”發展。先后投入2300余萬元引導近百養殖場(戶)改造提升畜禽養殖場糞污設施,建成部級標準化生態健康養殖示范場1個、省級生態健康養殖示范場5個,點面結合解決畜禽養殖污染問題,構建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體系,全年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超95%。

持續優化秸稈綜合利用獎補方案,依托光大集團等秸稈綜合利用企業,全縣全年秸稈離田超25萬畝,從事秸稈收儲人員300余人,年綜合利用量達8.5萬噸,銷售資金1500萬元以上,實現了秸稈從“廢品”到“黃金”的常態化轉化。

同時,降低化學農藥用量,建立2個省級綠色防控基地和2個稻麥雜草綜合防控示范區。2023年度全縣化肥、農藥施用量分別比上年減少0.6%、0.5%以上。

圖片


淮河魚種場池塘標準化改造

遵循“設施化、生態化、信息化”的要求,以規模養殖場、連片養殖場為重點,以池塘養殖尾水達標排放和循環利用為目標,完成淮河鎮魚種場500余畝連片池塘標準化改造,實現養殖經濟效益、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的三重獲益,為后續全縣的復制推廣提供了優質藍本。

生態修復,讓水更清、天更藍

在“綠色”發展的基礎上,各地對鄉村生態環境,加強了保護和修復。

魯垛鎮位于寶應縣東南區域,這里水系資源豐富,多條河流穿村而過,別具風貌。但由于疏于管理,鎮域內的5條河道都存在扒翻種植,私搭違建,亂堆亂放等情況,夏季蚊蟲滋生,原本美麗的河道景觀變得臟、亂、差, 居住于沿線的百姓也是苦不堪言。

省鄉村振興工作隊抵達后,經向省水利廳爭取,成功實施了魯垛鎮小流域治理項目。項目于2023年4月11日開工,6月底完工,實施河道清淤6.108km,清雜、修整坡形3.14萬㎡,土方開挖3.17萬m3,土方回填0.06萬m3,新建仿木樁護岸816m,對河段兩岸邊坡輕度水土流失范圍內進行種草和栽植喬灌木,新增植物防護面積4.61萬㎡。

圖片


治理后的魯垛鎮水域

項目實施完畢后,人為活動造成的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河道暢通了,河面變寬了,河堤變美了,獲得了魯垛百姓的夸贊。

在鄉村振興幫促隊的溝通與協調下,江蘇省水利廳正在組織編制全縣水域保護方案、灌排體系規劃,對全縣水域保護利用進行總體設計;編制水系連通和水環境綜合治理規劃,通過實施城市河、三支排河、邰家河、一縱河等整治工程,逐步解決水質不穩定、水系周邊臟亂差、污水亂排亂放等問題。推動河道管護模式創新,對33條河道的水面、岸坡實行管護、招標、職責“三統一”,從機制上解決水岸分治問題。

對于水環境的治理保護,盱眙縣則從加大污水治理力度著手,綜合考慮污水來源及排放去向,對不同鎮村分類采用氧化塘、小型人工濕地、生物接觸氧化、MBR一體化等不同處理方式,確保出水水質穩定達標。同時搭建農污智能化管理平臺,引入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技術,對全縣農村污水處理站點實行數字化管理,通過電腦、手機等設備遠程監控污水處理設備流量、電量、運行狀態,記錄出水水質、檢查維護等數據,實現對污水處理設施生產運營情況的實時掌握。

清潔能源,低碳環保進鄉村

圖片


“雖然天很冷,可是我心里很熱啊,從早上到現在,已發電400度啦。”12月18日上午,江蘇省委駐睢寧縣鄉村振興幫促工作隊隊員、倪莊社區第一書記葉偉像往常一樣,來到了社區光伏基地查看情況,在他面前,一排排藍色的光伏電板在陽光照射下正源源不斷地產生清潔電能。

2022年,剛剛下派到倪莊社區時,葉偉還在為尋找項目發愁,倪莊社區經濟基礎薄弱,村里幾乎沒有產業項目,村集體收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葉偉考察過經濟作物種植、蔬菜大棚、禽畜養殖等比較容易入手的項目,但最終因不符合當地實際一一被排除。正當他心急如焚時,一次入村調研中,與一位村民的交談讓他眼前一亮。這位名叫周來好的村民,是倪莊社區走出去的能人,他在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里打拼十多年,對行業十分了解。雖然周來好說了很多技術方面的術語,但是對于技術出生的葉偉來說是一點障礙都沒有,他回去后就開始“算賬”,很快一個項目在他腦海中成行。

葉偉說,倪莊社區土地資源不足,但是毗鄰社區就是邱集鎮跨境電商產業園,現成的廠房屋頂就是理想的光伏發電設備安裝區域。他隨即向睢寧相關部門、邱集鎮黨委政府提出了申請,請求租用廠房屋頂。葉偉啟用幫促資金并協調后方單位資金,共籌集136萬元,租用電商產業園兩棟廠房約4000平方米的頂部,架設400千瓦的光伏面板。同時,葉偉在邱集鎮供電所的指導下,與園區內徐州領航包裝有限公司、江蘇利洋智能家居有限公司就地簽訂用電協議。“目前我們采用的是‘自發企用,余電上網’模式,安裝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每年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26萬多元。”

“光伏發電污染小、見效快、環保效益突出,而且具備穩定的收益,”葉偉告訴記者,現在倪莊社區的干部和村民都已經認可這個生態富民的項目,目前,葉偉正在和居委會一起,將村里一處廢棄廠房進行加固,下一步將繼續擴大項目規模,并積極引入社會投資參與。

吃到了生態項目的“紅利”,葉偉和居委會信心更足了,今年10月份,睢寧縣首個鄉村儲能項目也獲得了批準,葉偉協調了26萬元資金,該項目建成后將年產生收益5萬元。葉偉還在入村調研中,積極說服了很多村民,下一步將光伏發電項目入村入戶,他計劃優先選擇村民的低收入家庭,由村里進行投資,所得收益全部歸家庭。

黑色光伏發電板也裝上了射陽縣賀東村家家戶戶和樓頂。漫步在村中,可以看到嶄新的電動車充電樁、小型的儲能設施,甚至還有依托清潔能源所打造的全電長者食堂、電力愛心超市等獨特去處。記者了解到,江蘇省委駐射陽鄉村振興工作隊對賀東村開展幫促工作以來,深入結合當地實際和后方單位江蘇省電力公司優勢,引入“光儲充”等多種能源元素,建設區域高效協同自治的柔性微電網。

圖片


洋馬鎮賀東社區綜合能源零碳管理平臺

在駐射工作隊聯合省電力公司鄉村服務體系、屬地單位與駐點鎮村的共同努力下,賀東村黨群服務中心、村幼兒園、車棚頂部安裝了394塊光伏電板、總計約2204平方米,投運1套50千瓦/100千瓦時的儲能系統,基本能夠滿足社區日常能源供應和消費。目前,光伏發電功率達65.56kW,年可提供清潔電能約27萬度,預計可為村集體帶來經營性收入11萬元/年。

策劃:徐丙奇  張洪

統籌:王燁  崔洪曙  張磊

撰文:馬志亞 朱鼎兆 陳燃 成沫

編輯:王燁

校對 陶善工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