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揚中:“行走的課堂”走出文化自信

 江蘇省揚中市福源村的“孝文化園”每周都會迎來上千人的研學隊伍,這些學生來自省內外的中小學校;江蘇大學1000多名師生抵達揚中,開啟為期2天的研學之旅;來自常州新北區的教育機構,也在著手組織下一批赴揚中的研學隊伍……揚中市首批12家“揚中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敞開大門,讓青少年學生在“行走的課堂”上充分和本土文化對話,和傳統文化互動。

農旅融合,描繪鄉村振興好風景

“這里可以喂小動物,采摘蔬菜和水果,我們還制作了竹編畫,真是太有意思啦!”近日,揚中市實驗小學組織該校三年級學生走進八橋鎮永勝村開展了“研學旅行促成長 最美課堂在鄉間”校外研學實踐活動。

圖片1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同學們在“菱妹妹的游樂場”了解了紅菱的生長歷程,在“鵝寶寶的萌學園”打卡了四季可賞、可學的田間課堂,并在“獅哥哥的藏寶閣”體驗了拓印制作,通過傾聽講解、師生互動、田野環線,增強了對農作物、植物的認識,探尋到了非遺文化的魅力。

近年來,在農文旅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揚中各中小學校、各鎮(街、區)圍繞優秀傳統文化、革命傳統教育、自然生態、勞動教育等主題設計了多項特色研學實踐課程,打造了

多個實踐性、教育性、趣味性相結合的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有效地促進了研學旅行與鄉村發展的同頻共振。

串聯資源,打造優質“行走課堂” 

今年以來,揚中市新壩鎮“三江灣研學路線”人氣日益攀升。“我送親人過大江”雕塑旁,一條1.6公里長的濱江慢行棧道,以長江岸線為脈絡,將“散落”的梓陽植物園、渡江文化園、立新高效農業園等研學基地串聯成耀眼的“珍珠項鏈”,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遠道而來的研學團隊。

圖片2

“真沒想到,長江中這樣一個鄉村博物館,讓人學到這么多漢代手工制品背后的歷史文化知識,以及竹器編織演變過程,這樣的體驗太神奇了!”在陳履生博物館的竹編藝術課堂,來自南京的研學學員古莎莎認真地編著手中的竹篾,在老師手把手地傳授下,一個簡單的竹編制品逐漸成型。

“結合加強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的要求,我們以地域文化為載體,擴充更多教學內容,打造多條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研學精品路線,提升了揚中研學品牌知名度。” 揚中市教育局局長方學建給記者展示了一本三折頁的課程地圖,只見12個研學基地如同點點繁星散布在島城各處,愛國主義、歷史文化、勞動實踐、科技素養……主題豐富多彩。

深挖特色,讓“教育+”名副其實

揚中市新治村精心挖掘紅色故事、再現革命歷史,讓更多鄉愁得以駐存;集歷史和文化大成的中國職業裝博覽館,憑借從農耕文明到近現代文明的時空穿越,不僅讓青少年對傳統民族服飾有了新的認識,更深刻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河豚文化展示館、郭克生事跡陳列館、立新高效農業園等一批鄉村新景觀,讓學生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

圖片3

“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打造,旨在讓廣大青少年在主題鮮明的實踐體驗中做到‘研有所思、學有所獲、旅有所感、行有所成’,通過體驗式教育培養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方學建表示,今年以來,揚中各中小學開展研學活動累計6.5萬人次,多個研學基地因學生們的到來而更顯活力。

此外,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打卡,圍繞各家研學基地的主題特色,揚中為每條研學線路設計了研學手冊,聘請了專業的研學導師參與活動設計、研學指導,助力研學活動順利開展。方學建說:“江洲島城文化璀璨,人杰地靈,希望通過研學旅行活動,能夠幫助更多青少年增強文化認同感,從而更好地理解、傳承和發展傳統文化。” (徐嵐)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