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工程師獎”首次評選表彰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向受表彰的“國家卓越工程師”和“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致以熱烈祝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面向未來,要進一步加大工程技術人才自主培養力度,不斷提高工程師的社會地位,為他們成才建功創造條件,營造見賢思齊、埋頭苦干、攻堅克難、創新爭先的濃厚氛圍,加快建設規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師隊伍。希望全國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堅定科技報國、為民造福理想,勇于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鍛造精品工程,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服務高質量發展,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更大貢獻。
黨的十八大以來,一批批科技重大成果井噴,讓“中國制造”綻放光彩。C919大飛機實現商飛,國產大型郵輪完成試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奮斗者”號極限深潛……一張張設計藍圖鍛造成國之重器的背后,都飽含著一位位工程師的辛勤付出。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卓越工程師是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產業升級改造的戰略人才力量。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授予丁文紅等81名個人“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授予5G標準與產業創新團隊等50個團隊“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稱號,體現了國家對產業轉型升級的創新需求,以及對工程技術創新的高度重視。
“國家卓越工程師”,是有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工程師單增海,他和團隊開發出了新的臂架技術,研發出全球最大噸位XCA2600全地面起重機,其吊重能力達到國際產品的近2倍,為民族“起重”,為大國“舉力”;工程師蔡樹軍及其團隊,立足國家重大需求,突破半導體射頻芯片核心技術,實現第二代砷化鎵和第三代氮化鎵高端射頻芯片的自主設計、自主制造……以小我微光,聚星河萬頃,他們中有年過七旬依然奮戰一線的“老工匠”,也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90后”,“國家卓越工程師”是創新路上不停歇的領跑者,堅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國家卓越工程師”之所以“卓越”,代表的不只是我國工程技術領域“摘取皇冠上的明珠”的實力,還有“十年磨一劍”的決心、心懷“國之大者”的站位。習近平總書記希望全國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勇于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要實現從“0”到“1”的原創性突破,需要開拓者們勇闖前所未知的“無人區”、攀登人跡罕至的“高寒帶”。這也意味著,要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需要忍耐和堅持。廣大工程技術人員當永遠把敬業奉獻融入血脈,永遠把追求卓越作為標桿,永遠把團結協作作為法寶,為國鑄“重器”。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我們向“國家卓越工程師”和“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致敬,向千千萬萬奮戰在一線的廣大工程技術人員致敬,就是對自主創新和自立自強的禮贊。讓我們共同營造良好創新環境,譜寫新時代新征程工程科技發展新篇章。(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