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網紅韓安冉發文稱女兒豬妹確診多動癥,引發關注,#韓安冉女兒被確診多動癥#的話題沖上微博熱搜,韓安冉表示“還好我們發現早,可以干預遺傳的多動癥,目前除了愛動,別的都還好,開了住院單,入院干預,目前還在等床位”,韓安冉之后發文稱,“剛發了視頻,豬妹的10分鐘,真的一秒不停地動,確實是需要住院干預了。”
對此,評論區網友卻有不同意見,有人說多動癥不是病,小孩都有,也有人說多動癥沒必要干預,長大就好了。還有人就提出了疑問,難道調皮搗蛋就是多動癥嗎?那么多動癥到底是怎么回事?要做什么檢查,能吃藥治療嗎?除了吃藥還有哪些干預?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專家給大家作了詳細解答。
孩子是否患有多動癥,注意這些細節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諸葛遠莉介紹說,多動癥的全稱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簡稱ADHD),是一種在兒童早期出現的疾病,癥狀為多動、沖動和(或)注意力不集中。這些癥狀會影響兒童認知、學業、行為、情緒及社交功能。
ADHD有三大主征: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沖動。以上癥狀在12歲以前出現,孩子的問題表現在多個場合,癥狀持續半年以上,另外癥狀已經影響了孩子的學業發展或人際交往,問題嚴重到超出了同齡人的表現。如果以上條件都符合,則孩子很大可能患有多動癥,需要立即前往正規醫院求診,根據醫生指導接受治療。
多動癥不但影響學習也影響生活,需要配合非藥物療法
諸葛遠莉介紹說,很多家長沒有注意到孩子學習困難可能是“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導致的。這些孩子因為神經發育不完善,難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造成在學習的時候容易分心、發呆、畏難,影響了學習成績。這些孩子往往被家長和老師誤解成“小學渣”或者不愛學習的“小懶蟲”,但實際上,經過正規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康復訓練等,這些孩子的情況是可以大大改善的,甚至從“學渣”逆襲成“學霸”。
那么,ADHD怎么治療?要不要吃藥呢?諸葛遠莉表示,對患兒來說,治療不是簡單地讓兒童安靜下來,重點是緩解癥狀,改善功能損害,提高他們學習、生活和社交的能力。多動癥目前病因不明確,被認為是遺傳、大腦發育延遲、社會心理因素等多重因素共同影響所導致的。在《中國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防治指南》中指出,多動癥的治療需采取綜合治療方式,藥物治療為主,配合社會心理行為等方面的非藥物療法。中西醫結合治療在改善多動癥癥狀表現上有一定的優勢。
孩子有七種行為可能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
1.上課容易走神,注意力不能集中;2.作業拖拉,容易被外界刺激影響分神;3.經常犯一些非常粗心的錯誤,抄錯字、寫錯行、漏題等;4.做事情顯得心不在焉,沒有時間觀念,拖拖拉拉;5.經常丟三落四,經常在日常活動中忘記事情;6.不聽指令,難以管理,經常在不適當的場合跑來跑去或爬上爬下;7.經常手腳動個不停或在座位上扭動,經常“忙個不停”,話多,難以等待,插嘴,經常打斷他人……
您的孩子可能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需要專業的評估!
當發現疑似ADHD的孩子時,應及時就診,需與學校老師交流,課堂行為觀察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課堂學習中反應遲緩
√行為問題:課堂上屢屢違紀或干擾別人
√記憶效果差
√作業表現:注意集中時間是否持久,是否拖拉,是否邊做作業邊做其他事情
√注意力渙散
√解題或回答問題思路混亂
諸葛遠莉指出,如果孩子在相當一段時間(幾個月或半年以上)出現上述某些行為,則提示可能存在ADHD癥狀,應進一步進行ADHD的診斷。
通訊員 楊璞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劉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