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聞聯播》播出系列報道《“3820”戰略工程啟示》第三集《以人民為中心》,講述習近平沉甸甸的民生牽掛。
1992年,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親自主持編制了《福州市20年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設想》,即“3820”戰略工程。其中對城市建設、環境保護、文化、教育等都作了專章規劃,里面始終貫穿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廣大黨員干部要認真把握“3820”戰略工程的思想精髓,堅持科學系統的發展理念、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保持敢為人先的膽識魄力、實事求是的工作方法,發揚開拓創新的奮斗精神、馬上就辦的優良作風,以“抓鐵留痕、踏石留印”的實勁和“滴水穿石”的韌勁,進一步破解基層治理難題,不斷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匯聚磅礴力量。
“3820”戰略工程是在解決福州發展問題基礎上提出的,通過深入調查研究,立足“放眼世界的宏大格局”,發揚歷史主動精神,把握市域治理與發展規律,創造性地解決了福州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為福州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明了方向。經過30多年的發展,“3820”戰略工程歷久彌新,在傳承接續中展現出歷久彌新的強大生命力,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了有力的借鑒。新征程上,廣大黨員干部要立足“放眼世界的宏大格局”,謀大局、謀長遠、謀未來,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增強歷史思維能力,進一步把握形勢、認清本質,不斷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歷史胸懷、“功成必定有我”的時代擔當,勇毅篤行、不懈奮斗、久久為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夯實基層基礎。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3820”戰略工程,生動再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領導福州現代化建設進程中情系人民、躬身為民的歷程和沉甸甸的民生牽掛。廣大黨員干部要從“3820”戰略工程中讀懂為民初心,正確回答“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幾個根本性問題,自覺在“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中站穩人民立場,在“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中提升服務本領,在“紓民困、惠民生、暖民心”中砥礪便民成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記“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執政為民宗旨,把人民至上作為價值追求,把人民滿意作為根本標準,與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人民情懷,以“舍我其誰”的使命擔當,切實把基層治理中的“問題清單”變為群眾的“滿意清單”。
實干為要,行勝于言。“實事求是的工作方法”“馬上就辦的優良作風” 是“3820”戰略工程所蘊含的思想精髓,也是始終堅持的實干邏輯和方法邏輯。“3820”戰略工程的經驗表明,將科學的、切合實際的、符合人民愿望的藍圖繪到底,就必須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善作善成、久久為功。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廣大黨員干部當以真抓實干回應群眾的殷切期待,努力把群眾的事情作為大事來抓,在“能吃苦、敢擔當、肯奮斗”中提升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本領;聚焦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社會治理、基層深化改革等基層工作,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一錘接著一錘敲、一茬接著一茬干,真心實意增進民生福祉、順應群眾期盼,切實提高群眾認可度、滿意度;真抓實干惠民生,把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讓為民成效看得見、摸得著,從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認同感。(季寶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