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常州:走進鄉村“尋年味” 振興路上“話新年”

春節,俗稱“過年”,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除了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等傳統民俗,走親戚拜年,嘮嘮家常、憧憬新年,也是中國人春節的傳統習俗。這個農歷甲辰龍年,“萬億之城”成為常州人春節里的高頻“年話”,讓我們一起走進常州尋“年味”,聽一聽這里的“年話”。

在“民以食為天”的中國,“吃好喝好”是春節里老百姓家里的一件大事。蘇皖交界的社渚,始建于宋徽宗宣和七年,享有“千年古鎮”之美譽。山這邊咸鵝、太湖豬、竹園雞、云塔香腸等一眾名優農產品豐富了百姓的年夜餐桌,山那邊社渚青蝦交易中心春節期間更是熱鬧非凡,“豐收年”“個頭大”“肉質好”是蝦農們津津樂道的“年話”,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天津、山東、江西、浙江等全國各地的經銷商都到這兒來收青蝦。

店主任建剛老家在安徽,2020年來到社渚鎮青蝦交易中心,現在,他自己和周邊蝦農養殖的小青蝦“跳”到了華東地區京東、美團和盒馬的生鮮超市里。任建剛笑著說:“生意一年比一年好,日子也一年比一年好。”為了擦亮社渚青蝦的金字招牌,近年來,社渚鎮在完善青蝦產業鏈上做足文章。隨著青蝦良種繁育中心、技術培訓中心、成果轉化中心、青蝦交易中心、加工營銷中心、長三角青蝦研究院等基地的陸續建立,社渚鎮形成了覆蓋蝦苗、漁藥、飼料、生產加工、技術服務、倉儲物流、批發市場、營銷推介等關鍵環節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成為全省乃至全國范圍內的青蝦產品、技術、供需、飲食、文化、管理等諸多環節的產業集散中心。

從“姬山遺址”到“季子躬耕”,從“十里三狀元”到“芳酒酹花神”,嘉澤的文脈穿越千年、滋養生息。如今,這里是花的海洋。

走進朝花溪市·年貨大街,逛“花街”,買年貨,品嘗特色小吃,體驗非遺民俗,60余家名特優產品、15家網紅小吃和200余家花卉企業,現場人氣滿滿,年味十足。“馬卡龍”蝴蝶蘭、紅掌、北美冬青等各式各樣的年宵花,向全國各地的愛花之人述說著吉祥富貴、清香濃郁的“年話”。常州蘿卜干、老街臘腸、鎖林鴨頭、橫山橋百葉等各色農特產品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品嘗購買,年宵花的時尚風與年貨的煙火氣相融合,打造了沉浸式“園藝+”消費打卡地。

嘉澤鎮黨委書記張軍亮介紹,“這里既有田園詩意,又有現代都市;既有鄉愁古韻,又有文明新風。”嘉澤積極培育健康與養老、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融合,催生健康綠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農業+旅游”“農業+節會”“農業+電商”“農業+青年創客”,逐步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園林產業聚集區和花卉苗木集散地,花木種植面積8萬畝,周邊有花農15萬戶,花木專業合作社18個,大型苗圃、盆景園和大樹基地200多個,各類花卉苗木企業500多家,讓鄉村真正開出了“致富花”。

多彩的春節文化習俗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文化符號,龍年逛“龍城”,從非遺文創到文藝演出,目不暇接,喜氣洋洋中,詮釋著常州這座江南水鄉的文化“年味”。

“留青竹刻”傳承人白堅仁帶領學生,共同完成以2024年春節聯歡晚會吉祥物“龍辰辰”為原型的小臺屏,以及多幅對聯竹刻作品;風箏扎制技藝傳承人張荃,手拿他使用碳纖維制作,長達48米,共90節的龍頭風箏向人們展示,特意挑的紅色龍頭企盼新年紅紅火火;“剪紙哥”丁浩設計了7款龍年剪紙;麥稈畫技藝傳承人郭暢旭推出了麥稈畫新作《龍年福卡》;糕團堆花傳承人華煥仁和華娟萍父女,精心準備了300多件“龍”作品;烙畫技藝傳承人張國良,在葫蘆、木板、宣紙等不同介質上刻下30余件龍形藝術品。

“游金壇茅山 品鄉村年味”。2024常州鄉村過大年活動正在金壇仙姑村舉行的如火如荼。舞龍舞獅、挑花籃等民俗輪番上演,部分游客穿上民俗表演者的衣服,體驗民俗樂趣。金壇蛋雕、金壇刻紙等非遺受到了很多游客的關注。在年貨街區,米酒、茅山咸鵝等年貨琳瑯滿目,供游客挑選、品嘗、購買。游客在張燈結彩的仙姑村游美麗鄉村、體驗趣味民俗、品嘗特色美食,盡情感受鄉村慢生活的魅力,感受濃濃的年味。

此外,常州各地也推出了新春祈福看展、龍年賀新藝術集市、舞青獅和劃旱船拜早年等一系列“文藝范”十足的民俗文旅活動。“常州文藝精品展演季”也將展演季將演出延伸貫穿到全年,從2月起,將匯聚錫劇、滑稽戲、民樂、曲藝等多部凸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品力作。

新年新景,期待鄉村文化旅游紅紅火火,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新引擎。(孫洋 時晟昊)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