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寒料峭之中,又一年的開學季拉開了帷幕,春雨淅淅瀝瀝送著剛度過寒假的中小學生們重返校園,開啟新一季的校園時光。而每一年,都有同樣的一批人,帶著溫暖與善意,守護著以困境兒童為代表的特殊兒童群體,讓他們的春天帶著濃濃的暖意如期而至。
困境兒童,是指由于兒童自身、家庭和外界原因而陷入困境,需要政策和社會予以保障或關心幫助的兒童,包括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重殘、重病等重點困境兒童等。近期,民政部聯合14部門印發了《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方案》,其中重點強調,對特殊兒童的關愛服務工作要更加精準高效,支持保障力度要進一步加大,服務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需進一步提升,實現全社會關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氛圍更加濃厚,關愛服務高質量發展態勢持續鞏固。
對特殊兒童群體的關愛和關注,一直都是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7月,蘇州市將社會散居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艾滋病感染兒童基本生活費標準由每人2450元/月提高到3000元/月,重病重殘兒童基本生活費標準由每人1225元/月提高到1500元/月,從核心出發,加強對于困境兒童的幫扶力度,將困境兒童關愛工作從政策上落到實處。
守護童心,除了頂層設計,更需要做實做細。孩子們正處于成長的關鍵階段,對于教育、社交、自我價值認可等方面都有著強烈的需求。在今年寒假、春節,蘇州立足本地特色,聯合全市“兒童關愛之家”,開展一次非遺傳承、一次圓夢行動、一次心靈關愛、一次地鐵研學、一次家庭指導等“五個一”活動。啟動“困境兒童暖冬心愿計劃”、成立“社區心靈驛站”、開設寒假少年成長營,在開學季進行困境兒童上門摸排、走訪,將新春的祝福與滿滿的關懷送入無數家庭當中。
據統計,今年寒假、春節期間,江蘇各地民政部門共入戶探訪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家庭12.73萬個,動員2.3萬名兒童督導員和兒童主任、組織2.1萬名黨員干部、社會工作者、寒假返鄉大學生等,參與兒童認親助養、入戶走訪、監護指導、假期陪伴等活動。舉辦政策宣講、親子游園會、安全教育、冬令營等各類活動2090場次,對7.2萬名家庭生活困難、重病重殘、遭遇自然災害和突發變故的兒童給予慰問幫扶,開展臨時救助、個案轉介190個。每一個數據背后,都是對孩子們期待的回應,愿望的滿足,希望他們在溫暖和關懷中茁壯成長,擁抱春日暖陽。
幫扶困境兒童,更需要久久為功,要“牽手”慈善機構、志愿者協會、社工站等社會組織,凝聚合力,串點成線、多管齊下,參與困境兒童德智體美勞建設工作,幫助困境兒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引導困境兒童實現德行“富裕”,為困境兒童撐起遮風擋雨的“保護傘”,守護他們的“童心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