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揚州市2024年專精特新企業內培外引行動方案》出臺,提出從五個方面培優培強專精特新企業,壯大新質生產力,力爭今年13條重點產業鏈規上企業專精特新集聚度達到20%。
專精特新企業是聚焦主業,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及創新水平高的企業,其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更是佼佼者,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產品市場占有率高、質量效益優,對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穩定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2012年,揚州在全省率先啟動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工作。截至目前,揚州共有10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68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81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934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形成了優質企業發展梯隊。
最近出臺的《行動方案》,從壯大四類企業矩陣、實施一批賦能項目、突出三大要素資源保障、推進強鏈補鏈延鏈專題招商、深化全成長周期精準高效服務五個方面,提出了培育和引進專精特新企業的實施路徑。
在提存量、優質量方面,揚州將聚焦新型工業化方向實施一批賦能項目,突出企業發展需求加大要素資源保障,進一步強化財稅支持、金融促進、人才支撐,充分發揮專精特新企業“產業+科創”生力軍作用,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暢通協同。
加大財稅支持。用好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資金、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鼓勵專精特新企業實施技術裝備改造升級項目,支持各地出臺針對性的獎勵措施,政策獎補“快享盡享”等。
強化金融促進。安排再貸款再貼現資金10億元以上,用好用足“蘇創融”政銀產品,引導優惠資金精準流向專精特新企業,新增金融機構專精特新企業貸款20億元等。
提供人才支撐。針對“613”產業體系專精特新企業人才需求,放大“綠揚金鳳計劃”等人才工程引領作用,發揮“三團一員”(科技鎮長團、“科創助航”特派團、技術轉移專業服務團和科技人才服務專員)企業服務體系作用,幫助專精特新企業引進具有引領性、原創性、突破性技術的領軍人才(團隊)、專業技術人才和青年人才,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企業人才享受相應人才政策待遇等。
在引增量、強服務方面,聚焦強鏈補鏈延鏈加大專精特新項目招引,突出企業全成長周期開展41項辦實事服務活動。
通訊員 揚工信 記者 嵇尚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