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3月15日,作為全國首家公辦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學校的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舉行春季招聘會,100余家企業攜3000個崗位虛位以待,992名全國首批公辦四年制職業本科畢業生未出校門,便被企業“哄搶”。記者從招聘會上了解到,該校培養的首批四年制職業本科畢業生今年畢業,不少企業聞風而來。
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僅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技能人才缺口將達到近3000萬人。“十四五”時期,全國目標新增技能人才4000萬人以上。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練飛介紹,在今年全校5800余名畢業生中,有992名四年制職業本科畢業生。學校基于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特色模式,顯著加大實踐教學比例,提高了學生技術技能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學生的崗位適應和遷移能力強,能夠滿足新技術變革需求,可持續發展后勁足,不僅能勝任現場工程師等技術崗位,一部分比較拔尖的直接進入了研發崗位,成為研發工程師。因此,這些學生未出校門,便受到人才市場的“預訂”。
記者注意到,一些地區組團而來,包括昆山、儀征、宜興等地。昆山開發區人社局副局長李烽說,隨著企業產線自動化技術迭代升級加速,昆山對產線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在發生轉變。具體來看,機器使用率攀升,對低技術重復性勞動力需求降低,對于設備組裝、維護、檢修等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斷擴大。在招聘中,對于智能制造工程技術、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新能源汽車工程技術等專業學生尤為青睞。李烽介紹,許多企業踴躍報名此次校招,我們精挑細選了13家對高技能人才需求較大的企業前來組團招聘,不少企業一線技術工人月薪都能超過一萬元。
王茹就是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首批四年制職業本科畢業生之一。記者見到她時,她剛從一家圍滿了應聘者的企業展位前擠出來。在此前校園招聘中,她已經收獲了2家企業工程師崗位的錄用意向書。她告訴記者,自己投遞了該企業的結構工程師崗位,這個崗位只招兩個人,但她還是想盡力一試,“剛剛企業招聘人員告訴我有機會進入下一輪面試,我感到非常激動。”
“當年高考結束報考專業時,家人對于專業選擇也有不解:女孩子去讀師范類專業挺好的,為何要去當藍領工人?”但她仍然堅持了自己的選擇,進入電氣工程自動化專業學習,班上41名學生中,只有9名女生。四年來,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和單片機是她主修的課程,為了增強實踐技能,學校組織了全面的技術實訓,她還主動去鎮江等地的智能制造企業實習,掌握一線操作技能。“四年來,我慢慢地向家人和自己證明了當初選擇的正確性,我不想做一成不變的工作,而是希望未來能在工程師的崗位上從基層做起,一步步成長為高技能工程師。”
“除了考慮升學的畢業生之外,有一半學生已經拿到了企業的錄用意向書。”電氣工程學院就業輔導員馮欣介紹,學院本屆四年制職業本科畢業生有200人左右,不少大型國企、行業領軍企業早早向畢業生拋出了橄欖枝。此前,他在專轉本職業本科畢業生課題研究中發現,相較于專科生,職業本科生在工作兩三年之后,成長的空間會更大,在薪酬水平、晉升通道等方面提升空間更加明顯。其中,2022屆全校職業本科生從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重點行業占比約84.45%,擔任工程技術人員占比約44.67%,均高于同期專科生。
微盟電子(昆山)有限公司人力負責人施慧發現,今年學生的求職熱情相較于去年更為高漲。在招聘會上,她帶來了9個崗位共20個招聘名額,其中遠程技術支持工程師、筆記本EMC研發工程師等都是當前的熱招崗位,招聘會剛開始半小時,就收到了十多份簡歷。該企業前幾次校招招聘的10余名專轉本學生當中,超過一半人已走上技術骨干崗位,“職業本科畢業生專技本領扎實,入職培訓后就能成為助理工程師,向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發展適應性也會更快。”
“在一些招聘崗位中,我們不僅招聘專科生也招聘本科生。比如模具設計崗位,面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本科生招聘,也面向模具設計專業專科生招聘。”洽興包裝工業(中國)有限公司人力專員湯潔解釋,企業對于創新設計人才的需求在逐漸提升,不僅要求應聘者掌握模具設計專業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比如能熟練操作AutoCAD、UG等專業軟件,還要有創新能力,積極主動性強,“今年職業本科畢業生的專業素養相較于前兩年,簡歷上的實習實踐經歷明顯更加豐富,在招聘會開始半小時內收到的30余份簡歷中,能直接進入復試環節的就有十余份。”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楊頻萍 程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