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常德市鼎城區謝家鋪鎮糧食生產萬畝綜合示范片區,走進水稻田邊,察看秧苗培育和土地翻耕情況,并同種糧大戶、農技人員、基層干部和村民親切交流,詳細詢問春耕備耕等情況。
“五谷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事關國計民生和社會穩定。春耕備耕,是確保全年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的關鍵,對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具有重要意義。作為一年農業生產的重要開端,春耕備耕承載著夯實糧食生產根基的重要使命。習近平強調,抓好春耕備耕,對于確保糧食豐產和糧食安全至關重要。各地區各部門要壓實責任,確保春播面積,細化春季田間管理,保障農資充足供應,強化農業社會化服務,在良種良法良機良田深度融合上下大功夫,落實好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保障農民種糧收益,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種糧積極性,為全年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開好頭、起好步。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對于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來說,必須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踐行好大農業觀、大食物觀,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2023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億萬人民迎難而上,克服較為嚴重的自然災害等多重不利影響,我國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重要農產品供給充裕、價格穩定,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奠定了堅實基礎,也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市場上牢牢把住了主動權。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把抓好糧食生產保供作為重點,明確了穩面積、增單產的主攻方向,提出了確保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的任務目標。思想引領行動,不斷增強壓力感、緊迫感、使命感,才有實實在在的糧穩天下安。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天道酬勤,不負耕耘。貴州省黔東南州,農耕機在油菜花田里穿梭;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三河鎮,農民駕駛農機對小麥進行噴藥作業;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村民在大棚里采摘西紅柿……廣袤田野里,揮灑著辛勞的汗水,涌動著蓬勃的生機。早安排、早謀劃、早落實,有序開展春耕備耕工作,既要在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業增收、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用心用力,也要向“新”發力尋求突破、提質增效,讓新技術、新模式、新方法大顯身手,為現代農業裝上“加速器”。同時也應秉持備預不虞心與行,加快構建“平急兩用”區域農業應急救災中心,確保關鍵時刻防得住、頂得上。
布谷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晴。春耕備耕是保障全年糧食安全的“重頭戲”,始終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打好“主動仗”,全力以赴向著穰穰滿家前行,我們一定能夠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朱曉玲 淮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