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黨員是黨的肌體細胞,是黨的全部戰斗力的基礎。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是黨的建設基礎性、根本性、經常性任務,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特征。新時代、新形勢、新任務,我們要積極探索黨員教育新途徑,著力打造“三個課堂”,不斷優化學習陣地、內容供給、方式方法,促進黨員教育工作提質增效,煥發黨員教育新活力,讓黨員教育更有“力”“度”。
深化打造“理論課堂”,增強“向心力”,提升黨員教育信仰“純度”。深入廣泛開展理論學習宣講,幫助廣大黨員補足精神之鈣、筑牢信仰之基、把穩思想之舵,切實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將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黨員教育管理的全過程,精準制定“必學課程”,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運用集中學、分組學、自主學等方式,廣泛掀起理論學習熱潮;通過舉辦征文比賽、演講比賽,推出“小區課堂”“周五課堂”等一系列微宣講課堂,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通過打造理論宣講品牌,組建工匠宣講團、巾幗宣講團、民星宣講團等宣講隊伍,滿足不同群體對黨的創新理論學習個性化、差異化需求。
完善拓展“云端課堂”,增強“吸引力”,提升黨員教育思想“深度”。實施“黨課+互聯網”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融媒體等先進技術,將培訓課堂搬上“云端”。用好“共產黨員網”“學習強國”平臺等載體,拓寬培訓渠道,充分發揮網絡培訓靈活性大、共享性好、覆蓋面廣的優勢,讓信息傳遞“隨網速達”、讓信息獲取“隨需而用”、讓黨員教育“隨時隨地”,有效實現教育資源“云端”共享,不斷擴大黨員教育培訓覆蓋面。結合基層黨組織“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通過電視、網絡直播、微信公眾號等途徑組織黨員收看黨課專題節目,有效提升黨課說服力和感染力,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汲取先進典型的精神偉力,切實將榜樣力量轉化為推動干事創業的動力。
融合強化“實踐課堂”,增強“戰斗力”,提升黨員教育實踐“效度”。堅持把教育培訓與具體實踐相結合,將黨員學習教育搬到田間地頭、社區、企業等場所,通過設置黨員先鋒崗、組建黨員先鋒隊等形式,組織黨員干部結合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等各項重點工作,開展理論宣講、志愿服務、矛盾調處、困難幫扶、文明創建等實踐性活動,解決群眾急愁難盼問題,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推進各項工作的強大動力。積極打造“田間課堂”,圍繞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農村產業培育、種養殖技術等內容,積極邀請“土專家”“田秀才”以及致富帶頭人開展技術宣講,培訓更多黨員群眾、解決技術難題,在實踐中檢驗黨員教育培訓成效。(吳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