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新江蘇,頭條我來說。
新農機馳騁、新品種落地、新農藝見效……這個春天,江蘇田間地頭滿滿“科技范”,智慧農業展現春耕新畫卷。
在南京多個春茶園里,小型田園管理機、單人修剪機等機械化設備有條不紊地穿梭,多環節作業質量和效率是人工的10至20倍、成本卻減少一半以上;在盱眙縣永潤農場的春耕田野里,一輛自動駕駛農機平穩實施旋耕作業,無人農機讓這片田實現了畝均減藥20%、減肥10%以上。張家港、南京、盱眙、鹽城等地紛紛建立無人農場示范應用基地,率先加入“減肥減藥又省力”的農業機械化隊列。
我省農業科研機構也在加快創新研發,推動各種新品種、新農藝落地見效。揚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智慧泵站灌溉系統的大屏幕上,土壤濕度、空氣溫度、未來降水等數據一齊閃耀,點點鼠標便可精準控制農田“營養套餐”;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研發的桃樹新品種“早醒1號”已進入品種權現場實審階段,早開花、早坐果、需冷量低等特點讓其成為溫度較高地區的“香餑餑”……
站在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2%的新起點上,江蘇瞄準世界農業科技前沿、扎實推進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增動力、添活力。
出鏡:王璐瑤
文案:席薈昕
拍攝/剪輯:郭凱偉
編輯: 王璐瑤
來源:新江蘇客戶端·中國江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