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廣交盛會,共享開放新機。日前,來自商務部的消息,第135屆廣交會將于4月15日至5月5日在廣州舉辦,線上平臺繼續常態化全年運營。初步統計,已經有來自215個國家和地區的9.3萬采購商完成預注冊,220多家頭部企業和工商機構確認組織代表團來參加這次的廣交會,這些數字都超過了往屆同期。目前,廣交會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
廣交會,歷來被視作中國外貿“晴雨表”“風向標”。從本屆廣交會多個數據看,全球采購商對中國經濟發展充滿信心。更預示著我國二季度出口有望延續回暖態勢。
相約廣交會,讓世界看到中國力量。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經濟下行壓力陡增,對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投資帶來巨大沖擊。被譽為“中國第一展”的廣交會,則被不少外貿企業寄予厚望。廣交會創辦于1957年,是中國目前歷史最長、層次最高、規模最大、商品種類最全、到會采購商最多且分布國別地區最廣、成交效果最好的綜合性國際貿易盛會。總體而言,今年中國外貿環境雖復雜嚴峻,但我國外貿發展依然具有強大的韌性和巨大的潛力,我國外貿發展基本面將保持不變。如何利用好這一盛會,幫助企業克服外貿困難,注入發展活力,實現彎道超車,是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迎春盛開,廣交會打開了展會行業應對貿易難題的新思路,可謂眾望所歸,也為參展企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數字中國是新時代我國信息化發展的新戰略。科技的進步、互聯網的發展,讓足不出戶做生意成為現實。近些年,5G等新一代基礎設施的構建,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用戶對各種網絡新業態接受程度的提升,都在不斷推動貿易走向更加廣闊的市場。本屆廣交會也將更趨數字化智能化,據悉,參展企業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5500家,比上一屆增長20%。預計現場展出的新品將超100萬件,綠色產品將超過45萬件,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將超過25萬件,比上一屆都有增長……參展的產品,無論是何種展現方式,都將使得云計算、大數據、工業物聯網等在實踐中發展得更快,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眼下,全球采購商踴躍報名參加廣交會,表明了對廣交會的信心,對中國制造的信心,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貿易模式,將大大提升貿易水平,為參展商和客商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讓發展信心持續升溫。今年以來,我國外貿進出口實現“開門紅”。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我國進出口規模達6.61萬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出口增長10.3%,進口增長6.7%,進出口“雙增長”。如今,一列列中歐班列迎春啟程,公路運輸、航空運輸、海運等運輸方式也在持續增益“廣交力量”,讓世界看到中國發展的蓬勃姿態。可以預見,本屆廣交會將促進貿易新業態發展,培育貿易競爭新優勢,成為驅動、引領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必將為全球市場需求回暖加速,助力國際貿易景氣度回升。
“廣聚天下貨、廣邀天下客”。廣交會記錄了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的足跡,也向全球昭示了各國協同并進、共謀發展的堅定信念。乘廣交會東風,秉持合作共贏的理念,堅持開放包容、共享發展的道路,就一定能夠共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向著更寬廣的未來進發。(苗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