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按悍趾笫迦眨分付?,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鼻迕饕坏剑瑲鉁厣?,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之說。在二十四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鼻迕鲿r節,春回大地,萬物復蘇,中國人自古就有踏青、蹴鞠、放風箏、打秋千、戴柳、射柳等習俗。最美人間四月天,梨花盛開,和風輕拂,風吹花落,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清明賞春,更要“嘗”春。江南水鄉一帶,清明時節比較流行食用青團。青團,也稱“團子”,主要原材料是糯米粉,艾蒿汁,咬一口清香甜糯,正是春天的味道。
作為中國人最為重視的節日之一,清明既承載了春日萌動的生機,又寄托著人們尊祖敬宗、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惫艜r在清明節這一天,人們會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身在異國他鄉的游子,也會趕在清明節前回到家鄉故土,追思先人,傳承家風文化,積蓄前行力量。
結草銜環、飲水思源。又是一年清明時,念念不忘,莫負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