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工作的重要意義、指導思想、工作原則和主要目標,主要從健全職業體系、加強能力建設、完善管理制度、強化激勵保障等方面提出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的重點任務。
社區是連接群眾和政府的重要橋梁紐帶,是打通城市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決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持續推動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社區工作者隊伍素質不斷提升,結構更加優化。新時代新征程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對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為第一個專門關于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的中央文件,《意見》對于打造一支政治堅定、素質優良、敬業奉獻、結構合理、群眾滿意的社區工作者隊伍,不斷壯大城市基層治理骨干力量具有重要意義。
城市基層治理工作千頭萬緒,必須有一批政治素質好、服務意識強、治理能力高、群眾口碑佳的社區工作者隊伍作為支撐。從明確社區工作者人員范圍,嚴格把好政治關、入口關,明確選聘條件,強化力量配備,到提出加大從優秀社區工作者中招錄(聘)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力度,再到要求各地科學設定社區工作者薪酬構成和崗位等級薪酬標準……《意見》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的決策部署,有針對性作出制度規定和政策設計,實現社區工作者選配有制度、發展有空間、待遇有保障。健全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就是要堅持問題導向,以職業化、專業化、規范化建設為目標,健全完善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打造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管理規范、素質優良的社區工作者隊伍。
作為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社區的直接執行者,社區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質直接影響到社區治理和服務水平的高低。不論是提出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加強政策法規教育,深化廉政教育,還是要求重點加強社區工作者群眾工作、組織動員、依法辦事等能力訓練,抑或強調教育引導社區工作者樹牢為民服務理念,在情感上親近群眾、行動上服務群眾……《意見》提出提升政治素質、提高履職本領、增強服務居民群眾意識等方面要求,進一步提升社區工作者能力素質。將強化社區工作者教育培訓、持續提升能力素質作為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工作的重要內容,不斷健全教育培訓體系,設立社區工作者培訓基地,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工作者培訓,挖掘培訓資源,就一定能全面提高社區工作者的整體素質。
強化社區工作者隊伍管理,鍛造一支作風過硬、紀律過硬的社區工作者隊伍,是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分類完善社區工作者退出機制,樹立能進能出、優進絀退的鮮明導向;建立健全獎勵懲戒機制,提振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探索開展社區黨組織書記、社區居民委員會主任經濟責任審計,依規依紀依法查處損害居民群眾利益的腐敗行為……《意見》從完善管理制度、加強考核激勵、強化監督約束等方面對嚴格社區工作者隊伍管理作出了部署,強調激勵保障和監督約束并重,既注重與已有政策相銜接,同時又根據形勢任務發展提出新的要求,為強化社區工作者隊伍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把“好的意見”變成“好的行動”,一方面要加強學習宣傳,推動各地準確把握《意見》精神、領會政策內容、明確工作目標,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的良好氛圍。另一方面,各地要建立健全黨委組織部門統籌協調,黨委社會工作部門指導推動,政法、機構編制、教育、財政等有關部門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此外,要著力跟蹤問效,把社區治理和服務水平,把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為檢驗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工作的評判標準,適時會同相關部門加強跟蹤指導,推動《意見》精神落地見效、落實到位。(黃宗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