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新質生產力在江蘇】江蘇:努力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走在前做示范


“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今年全國兩會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提出的重大要求。殷切期盼之于8500萬江蘇兒女,是囑托、是厚望,更是走在前、做示范的昂揚動力!時代有新篇,山河鳴回響。為全面、及時、深入展現江蘇大地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的火熱場景,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從今天起推出大型新聞行動《新質生產力在江蘇》,全景呈現各地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上的新做法、新思路、新舉措,感受這片領風氣之先的發展熱土,向“新”而行的澎湃動能。



江蘇臺記者張贏贏:“星光點點、浩瀚蒼穹。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宇宙的探索。從商業火箭到衛星制造,再到各類配套組成部分,圍繞‘箭、船、星’全產業鏈,江蘇的空天產業創新高地正加速成勢。”



這里是無錫東方空間航天動力公司,眼前的這個大家伙是企業自主研發的“原力-85”發動機,它是新一代可回收液體運載火箭“引力二號”核心心臟,有著百噸級的“重磅擔當”、推動70輛小汽車的驚人力量。今年1月份,“引力一號”創造了全球最大固體運載火箭首飛成功的記錄,如今,“引力二號”這位“繼承者”也將繼續叩問蒼穹,實現全新突破。在“原力-85”的助力下,引力二號運載能力翻了三番達到15噸,發射費用由5萬元每公斤降低到2萬元每公斤。



東方空間(江蘇)航天動力有限公司液體火箭發動機工藝工程師付帥說:“我們這個發動機屬于國內最大的百噸級的針栓式推力室。這是一個創新,各家都沒有實現這一步。”



“人無我有”的技術讓企業前行步伐更加堅定。在無錫的大力支持下,新一期東方空間產業園已經開工,未來可年產300臺“原力-85”發動機,支持30枚“引力二號”火箭擁抱藍天。作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產業,“商業航天”今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從接觸第一家空天企業,短短幾年時間,無錫已經引入衛星通信、航空裝備、航天材料、空間信息以及配套零部件等眾多相關企業,產業生態圈初具規模。



無錫市梁溪區委常委、副區長丁達偉說:“空天產業未來紅利最大的就是衛星應用。我們以前布局細分領域的衛星應用,高軌的、低軌的。現在,我們已經開始接觸主要兩個人造衛星星座,首先是全球第一個手機智聯實驗星座,第二個是國家級態勢感知星座。”



作為全國重要的空天產業基地,江蘇已經初步形成從航空新材料、關鍵部件到發動機、航電系統等環節較為完整的空天產業配套體系,在多個細分領域具有明顯競爭優勢。南京、蘇州、無錫、鎮江等地已形成空天產業集聚發展態勢。到2025年,江蘇的空天產業產值將突破1500億元。



張贏贏:“既能上天,又能入地,新質生產力有著無限可能性。這里是蘇州常熟,它雖然只是一個縣級市,但卻擁有全球最大最完備的盾構機研發制造基地。”



中交天和設計研發總院總體所所長樹軍說:“這臺盾構是我們自主研發設計、自主制造的13.5米超大直徑泥水盾構機。像這一臺設備,從設計到制作在10-12個月,目前對我們來說是比較成熟的產品。”

作為全球占地面積最大、生產裝備最完善、生產鏈條最齊全的盾構機研發制造基地,成熟的技術背后,是中交天和積極推動關鍵核心部件國產化。這些年來,企業與中科院等大院大所聯合研發,形成了一系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盾構機國產化率基本上可以達到100%。而自主可控也為企業拼出了一條嶄新的賽道。如今,這里研發的盾構機更是擁有了上山下海的本領:世界最大直徑泥水氣壓平衡復合式盾構機;世界首創高寒高海拔、大深度、超大直徑硬巖豎向掘進機……新技術催生出的新產品,也讓企業迸發出了澎湃的新質生產力。企業每年的產值從10年前的不足10億,發展到了如今的25億。



中交天和副總經理高光輝說:“我們近些年做的兩件事,就是創新和國產化。通過創新來把我們的盾構機的制造能力和水平以及應用的領域更加拓展,使技術更先進。我們的國產減速機、密封,還有我們的國產盾構的主軸承,基本上達到了100%的國產化。形成自主可控,起到安全支撐作用。”



通過不斷自主創新,江蘇制造的各類型盾構機在省內、在全國、在世界各重大工程建設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而江蘇高端工程裝備核心競爭力也不斷提升,實現了跟跑、并跑和領跑的跨越式發展。目前,江蘇制造業覆蓋全部31個大類,機械行業規模已經超過萬億元。

錨定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一重大要求,江蘇上下全面發力。全國兩會之后,省級層面迅速召開相關會議,深刻領會總書記重要講話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研究部署學習貫徹工作安排。各部門狠抓落實,一批“智改數轉網聯”、新一輪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政策相繼出臺。與此同時,各地緊扣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一核心要義,圍繞建大建強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50條產業鏈,因地制宜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加快發展,積極促進區域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經濟學家、南京大學教授洪銀興說:“新質生產力首先是要有創新資源,特別是有顛覆性的前沿性的科技創新資源,在江蘇來講優勢特別明顯。研究型大學布局的情況來看,江蘇在全國處于前列的,科研機構也是處于前列的,勞動者的技術水平和技能也是處于全國前列的。另外,江蘇的產業還是高端的。江蘇尤其是蘇南地區,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的地位非常突出。一個是科教資源,一個是產業創新,優勢非常明顯,完全可以走在全國的前列。”



江蘇省工信廳廳長朱愛勛說:“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重要論述,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聚焦‘1650’產業體系建設,圍繞產業鏈重點領域布局培育制造業創新中心,加速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實現產業化應用,突出數字技術賦能,鞏固傳統產業領先地位,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競爭力,出臺新能源等集群向世界級邁進的政策措施,通過加強協同創新聯合攻關,強勢推動強鏈補鏈延鏈,瞄準未來制造等6大重點方向以及10個優先發展的成長型未來產業,努力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勇挑大梁、走在前做示范。”

面向未來,新風鋪面。一幅由新質生產力繪就的江蘇未來新畫卷令人無限期待!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