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惡性腫瘤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除了常見的肺癌、結直腸癌、胃癌、肝癌等腫瘤之外,舌癌、三陰性乳腺癌等少見的腫瘤類型,也逐漸走進了大眾的視野。4月15日至21日是第30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現代快報“名醫天團”特別邀請到了南京市第二醫院腫瘤二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徐瀚峰和南京市第二醫院腫瘤四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朱傳東做客演播廳。他們將與大家聊一聊少見難治腫瘤的治療新思路。
舌癌患者經過手術治療恢復正常工作
48歲的王先生,長期吸煙,三年前有一天發現舌頭上出現了潰瘍,當時他也沒注意,自己用了些治療口腔潰瘍的藥物,但是沒有效果,潰瘍還在增大,并逐漸出現了疼痛,自覺舌頭沒有那么靈活了,頸部也出現了腫大的包塊,并且逐漸增大,這才去醫院檢查,醫院檢查后發現潰瘍的性質不好,做了活檢,不出所料,是舌的鱗狀細胞癌。經過CT等影像學檢查,發現已經有多發的頸部淋巴結轉移,并有融合,已經沒有手術根治的機會了,于是找到了南京市第二醫院腫瘤科。
徐瀚峰介紹,當時經過進一步檢查,發現王先生的腫瘤范圍很大,并有感染的風險,但考慮到患者比較年輕,于是我們制定了新輔助化放治療爭取后續手術的策略。先給王先生進行了兩個周期的化療,腫瘤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減少。考慮患者后續手術機會,進行了25次放療,患者的腫瘤明顯縮小,再次復查CT等影像學檢查,并經過外科會診,患者有了手術根治的機會,經過半個月的調整,患者成功接受了外科手術,術后恢復良好。術后繼續給予了四個周期的化療,后定期復查,均提示患者的腫瘤消失了。患者非常開心,現在已經正常工作了,同時也戒掉了吸煙等不良嗜好。
長期不愈的口腔潰瘍要小心了
舌癌是口腔腫瘤的一種,發病率比較低。徐瀚峰說,口腔腫瘤的具體病因目前還不是特別清楚,不過有以下幾個因素會導致口腔腫瘤的發生:第一,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抽煙喝酒會損傷口腔黏膜的上皮,導致黏膜上皮的修復或增生,在這個過程中就會產生口腔腫瘤,還有些人喜歡嚼檳榔,而檳榔中含有的生物堿經過咀嚼以后會產生亞硝基化合物,從而誘發口腔腫瘤。第二,研究發現維生素A的缺乏,可能會導致口腔黏膜的增生,甚至口腔腫瘤的發生。第三,病毒的感染,特別是HPV16或者HPV16/18的感染,會引起口腔腫瘤的發生。第四,喜歡吃燙的食物,口腔里的殘根和不良修復物經常刺激口腔黏膜,也可能導致口腔腫瘤的產生。
徐瀚峰提醒,口腔腫瘤的早期表現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建議大家在發現以下幾種情況,就要警惕及時就醫:一是,長期不愈的口腔潰瘍,而且范圍逐漸增大。二是,出現不明原因的牙痛、腮幫子痛等情況。三是,在頸部或者腮幫子附近摸到了包塊。四是,沒有蛀牙卻出現了牙齒的松動,出現了口腔黏膜的白斑和增生性的紅斑。
對腫瘤患者用藥需要做很多考量
乳腺癌是威脅女性患者生命的第一大惡性腫瘤,在全球的發病率不斷升高,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其中,三陰性乳腺癌(TNBC)在乳腺癌中占比在10%左右,是一種預后較差的乳腺癌分型。有研究顯示TNBC患者與非TNBC患者相比,術后復發風險更高,且發生得更早,遠端轉移風險更高,更容易發生內臟轉移和組織轉移(包括腦),腫瘤突變負荷大,腫瘤淋巴結浸潤更常見,預后差。
朱傳東表示,三陰性乳腺癌由于缺少了內分泌治療和抗HER2治療,可選用的治療手段有限。目前仍然是醫學界的難題。不過隨著腫瘤藥物學的發展,現在有了很多的新型藥物比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抗體偶聯壓藥物等,在部分三陰乳腺癌的治療上展示了卓越的療效,使得對付三陰乳腺癌也多了一些手段。
對于腫瘤內科的醫生來說,對患者的用藥需要做很多的考量:首先是用藥要做到藥盡其用,因為藥物是有限的,而很多腫瘤患者在用藥會出現耐藥,所以盡可能在藥物數量有限情況下,發揮藥物的作用,同時做好“排兵布陣”,就是用藥的順序上要做好考量。“這些都需要醫生需要大量的學習,對患者的實際情況,包括他的基因狀況、病理類型、經濟情況等做到非常透徹的了解,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全方位的考量,來合理用藥。”朱傳東表示,第二個難點就是要重點考慮藥物的不良反應,比如一些新的抗癌藥,就需要醫生非常清楚這個藥的特性,了解患者藥物使用的禁忌證,并及時觀察患者的不良反應,做到及時干預。
通訊員 朱諾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任紅娟 梅書華/文 蔡玥 呂正昕 張浩然 張仁松/攝 于茜同 倪博雷/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