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挑上科技“金扁擔”,厚植豐收“金未來”

放眼沃野田疇,科技種田增效率。當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3%,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6%以上,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4%,越來越多的科技要素向廣袤田野聚集,“科技范”助力春耕生產跑出“加速度”,讓農民挑上了提效率、穩豐收的“金扁擔”。

科技強則農業強,科技興則農業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和創新。”近年來,各地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瞄準農業生產各環節的弱項發力攻關,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2023年,我國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連續9年穩定在6.5億噸以上,達到6.95億噸,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7.85億畝。五谷豐登,除了“天幫忙”,更離不開以農業科技為支撐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提升,讓科技創新成為促進糧食增產增收、農業農村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春耕一線,植保無人機在天空翱翔,北斗導航復合播種機在田野里奔騰輾轉,指尖輕觸屏幕遙控大棚果蔬灌溉,科技含量越來越高的好種子扎根沃野、孕育希望,植物工廠里的蔬菜長得旺盛……科技農業新圖景遍布九州。過去種地靠經驗,現在種地看數據,告別看天吃飯,這就是“金扁擔”的力量,這就是藏糧于技的底氣。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已全面實施,加快農業生產方式的深度變革,挑上科技“金扁擔”為農業生產增收賦能,是厚植糧食增產、農民增收“金未來”的重要一招。

農業是基礎性產業,中國現代化離不開農業現代化。只有多渠道大力度地創新科技,向良種要產量,向良機要保障,向良法要效益,讓科技持續賦能農業、農村、農民穩步發展,讓更多肩挑“金扁擔”的農民用足用好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忙農活,才能讓“米袋子”“菜籃子”裝得更滿、成色更足,我們也才能在倉廩殷實、糧安天下的大道上行穩致遠。堅定不移走好農業現代化道路,發揮好科技進步在農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必將有力拓展農業多種功能、促進新動能成長和產業升級。

挑上科技“金扁擔”,厚植豐收“金未來”,關鍵在人。春耕農忙時節,江蘇南通“農技人才千村行 科技賦能促振興”活動拉開帷幕,廣大農技工作者踏田指導水稻集中育秧技術,給農民答疑解惑。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廣科技小院模式,鼓勵科研院所、高校專家服務農業農村。鼓勵更多農業科技人才“下鄉去”,把實驗室搬到地頭,把論文寫在田間,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動新品種、新農藝落地生根,讓農民學得會、用得上、真管用,農業現代化定會加速“上春山”。

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農業科技事業加快發展,創新體系更加健全,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農業科技實力整體進入世界前列,科技正在成為農業農村經濟增長重要驅動力。聚焦聚力、久久為功,挑上科技“金扁擔”,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的金色未來可期可待。(魏寧)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