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史亮 曹麗珍 李任娟
“馴鹿生物每年都安排2億元的研發投入,資金缺口較大。生物醫藥產業是南京重點創新型產業集群,也是新質生產力的成長沃土,我們理應加大金融支持。”工商銀行南京分行科技金融中心執行副總經理孫勇說;
“有了資金的持續支持,更加堅定了我們以全球化視野統籌運營,從而更好地為醫生和患者提供國際一流品質的產品,助力中國微創醫療科技進步的信心。”南京圣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馬琛明說;
……
2022年11月南京獲批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以來,一個個“科技—產業—金融”相互賦能、緊密耦合、良性循環的事例不斷涌現,持續推動南京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今年,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進入關鍵的第二個年頭,《2024年度南京市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近日正式印發,聚焦推進科創金融專營組織建設等六大方面,細化推出30條舉措,明確了今年南京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的路徑和方向。
特寫鏡頭:“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賦能科創企業穩健前行
2億元的授信支持,對一家處于研發階段的前沿生物醫藥企業來說意味著什么?南京馴鹿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答案是,擁有了來自金融機構的信用支撐和戰略支持。
企業供圖
成立于2017年的馴鹿生物,是一家主要從事腫瘤細胞免疫治療藥物的研發與產業化企業,也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高技術性、高投入性、高創新性是生物醫藥企業的一大特點,其中的高投入性主要體現在產品的研發投入上。
“2021年,我們科技金融中心的同事獲悉馴鹿生物首款產品進入臨床二期并進入CDE突破性治療清單,同時面臨研發費用瓶頸時,我們主動上門深入溝通交流,并通過中心專屬的科創企業評級授信模型和快速審批通道,為企業核定了總金額2億元的綜合授信額度,我們很快就成為其戰略合作銀行。”孫勇說。
同年,馴鹿生物的CT103A項目(伊基奧侖賽注射液的研發代號)成功申報省科技廳科技成果轉化專項項目,工行第一時間為其發放3000萬元信用貸款。去年6月底,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準馴鹿生物與信達生物聯合開發的CAR-T產品福可蘇(伊基奧侖賽注射液)附條件批準上市,用于治療復發難治多發性骨髓瘤成人患者。這是全球第一款商業化全人源靶向BCMA的CAR-T產品,也是我國首款自主研發并且全流程生產的CAR-T細胞治療產品。如今,在南京等多個城市,福可蘇已成功納入醫保特藥理賠目錄,報銷比例最高可達70%,此舉能為使用突破性CAR-T藥物治療的這類腫瘤患者節省數十萬元藥品費用。
圣德醫療實驗室。企業供圖
同馴鹿生物一樣,南京圣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也是醫療領域科技型企業,同樣享受到了金融活水的潤澤助力。
成立于2019年的圣德醫療,致力于打造產、學、研、醫、資相結合的心臟瓣膜植入醫療器械產業化平臺。“2021年與南京銀行建立信貸合作關系,讓我們有了持續的金融活水支持,可以心無旁騖地搞研發。目前我們已成為南京市培育獨角獸企業。”馬琛明告訴記者,公司基于世界首創的“結構貼合(form-fitting)”理念研發出的主打產品——經心尖自膨式介入主動脈瓣膜系統Xcor,是目前全球唯一從流出端開始釋放且通過創新支撐臂結構實現雙錨定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系統。剛過去的一季度,在南京銀行1000萬元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產品的支持下,該系統已完成131例入組,預計下半年產品獲批后能拿到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書。雙方合作3年多,南京銀行江北新區分行結合“寧創融”產品,累計為企業授信4000萬元。截至目前,南京銀行在南京地區已累計服務逾萬家科技型企業,其中專精特新企業1200多家、上市公司53家。
窺一斑而知全豹,南京創建國家級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以來,越來越多的科創企業獲得金融賦能,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穩健前行。
記者從人行江蘇省分行營管部獲悉,至2024年3月末,全市高新技術企業貸款、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達1793億元和71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24%。
全景鏡頭:“新生態”“新成果”“新空間”,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取得新突破
雨花臺區構造“1+2+N”政策體系,打造科創金融改革先行區;玄武區圍繞知識產權融資建設科創金融生態示范區……面向全市“4266”產業集群構建,南京將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巧妙融入其中,各區立足自身產業科技和金融稟賦,開展差異化探索,形成各具特色、各有優勢的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格局。
圍繞產業強市建設,推進“一區一特色”創新實踐,是南京聚焦資源優勢“布陣”、筑牢科創金融改革根基的一個方面。依托全市富集的科技資源,南京還持續增強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動能。
高校和重大科技研發平臺是科技成果的富礦。數據顯示,南京擁有51所普通高校,全國重點實驗室總數23家、占全省近四分之三。為推進重大科研成果市場化改革,南京更是組建科技產業化戰略投資和運營平臺——紫金山集團,集聚10億元“撥投結合”的資金池為團隊分擔創新項目早期研發風險,促進科研成果完成“從0到1”的前期孵化,并設立50億元專項產業投資基金,以市場化方式研判、基金化投資路徑投資賦能未來產業。
圍繞金融要素集聚,有效激發金融市場主體活力,是南京科創金融試驗區建設的又一亮點舉措。
截至目前,我市擁有國家金融監管部門批設的金融機構300余家,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超過410家,小額貸款、融資擔保、融資租賃、商業保理、典當五類地方金融組織近230家。為推進經營主體全面融入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南京研究制定了全國首個銀行業科創金融專營組織團體性標準,開展“金融惠民助企(科創金融)”勞動競賽和“一機構一創新”,為科技企業提供高質量金融助力。數據顯示,南京在全省首創的“寧創融”額度達100億元、累計支持企業1.2萬余家,“寧科貸”貸款余額近600億元、年均增長20%,“寧創擔”累計服務企業融資超220億元,“寧科債”各類創新品種債券2023年以來累計發行規模超176億元。
過去一年多,南京聚焦創新持續“出招”,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成果豐碩。
在構建科創金融服務“新生態”方面,南京線上發布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庫和科創金融產品庫,目前全市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2萬余家,精選推出科創金融產品200余款,實現科創金融供需的高效鏈接。南京還在開發園區和重點孵化器首創設立18家科創金融服務驛站,將“小驛站”串聯成“大平臺”,全方位延伸科創金融服務觸角。
南京金服官網截圖
形成一批科創金融“新成果”更是有目共睹。記者了解到,自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以來,南京落地了全國首批混合型科創票據和“科技創新”主題理財直接融資工具,發行了全國首單支持民營企業的知識產權科創票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模式創新”入選國務院發布的自貿試驗區第七批改革試點經驗案例向全國復制推廣。
此外,南京啟動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工作,積極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聚焦民生服務、對公支付、零售消費等領域拓寬數幣應用場景,從而進一步開拓科創金融發展的“新空間”。
遠景鏡頭:以《工作要點》為指引,科創金融全力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
“科技金融作為連接科技創新與金融市場的橋梁,通過為科技企業和創新項目提供資金支持,不僅能加快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還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升級,從而為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國宏新型城鎮化發展聯盟首席經濟學家、南京工業大學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陸岷峰教授表示,基于目前取得的成效,結合南京自身的優勢,未來南京科創金融領域的發展潛力巨大。
去年,南京市高質量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推進大會現場。
記者從市委金融辦獲悉,下一步,南京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聚焦《工作要點》,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辨識度的科創金融改革標志性成果,構建服務南京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科創金融新生態。
在推進金融專營組織建設方面,將推動制定各類金融機構科創金融專營組織標準,同時深化深交所科交中心南京專區建設,持續推進科創金融服務驛站、路演平臺、各證券交易所南京服務基地、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等建設,為科創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
在加強科創金融供給和產品創新方面,將建立健全科創企業“首貸”政策引導體系,不斷完善“寧創融+”產品體系,深入開展“一產業一方案”,探索構建“細賽道+全周期+差異化”的服務模式,深入實施“一機構一創新”,推廣“遠期共贏”利率定價模式,豐富投貸聯動模式。
在提升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和利用水平方面,將深入實施推動企業上市三年行動計劃,并推進江蘇股交中心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基金份額轉讓平臺建設,構建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體系。
此外,將繼續深化國有投資基金改革,打造地方性金融數據及征信服務基礎設施平臺,建立包含科技、金融、評估咨詢等領域的科創金融專家庫,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同時深入推進南京都市圈科創金融聯盟建設。
陸岷峰建議,利用國際化優勢,南京還可以進一步加強與全球金融中心的合作與交流,引進國際先進的金融理念和技術,更好提升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的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助力南京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