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婷
5月9日,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發布最新數據。數據顯示,服務業持續復蘇,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呈現連續增長趨勢。4月份,該指數為89.4點,較上月增長0.1點,連續第二個月上升,創下自2023年9月以來的新高。
中小企業聯系千家萬戶,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連續增長,彰顯著中國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不斷鞏固,內生動力持續增強,中小企業發展質量不斷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繼續回升,主要靠服務業帶動。服務業是聯系消費者和企業的關鍵紐帶,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服務業占比基本在60%以上。經濟服務化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服務業強勁復蘇彰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為我國經濟平穩持續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和堅實基礎。
政策“雨露”有效滋養中小企業生長。中小企業因其“中小”“量大”,特別需要政策的精準滴灌和有效覆蓋。如何“養護”好需求不同、發展不同的大量中小企業,特別考驗施政者的智慧。從營商環境、融資便利、企業減負、人才招引等與中小企業息息相關的各個方面入手,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舉措,“俯下身子”為中小企業疏通政策落實堵點,化解經營痛點難點,夯實中小企業發展基礎,提高發展質量效益,助力中小企業拔節向上。
需求“根脈”強勁拓展中小企業發展空間。市場需求決定行業發展,需求的“根莖”越強壯,行業的枝葉越繁茂。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有效激活市場需求,讓企業“如魚得水”。廣交會、消博會等大型展會相繼舉辦,“一帶一路”朋友圈不斷擴大,奏響了中國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的協奏曲。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3.81萬億元,同比增長5.7%。我國對新興市場進出口持續向好,對歐美等傳統市場進出口由降轉增,增長的數據背后是增長的市場需求。市場需求打開發展空間,也是中國市場活力與潛力的體現。
創新“養分”有力催化中小企業繁榮發展。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春風吹遍各行各業,創新的浪潮推動企業發展昂揚向上。國務院前不久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設備更新和以舊換新政策不僅刺激消費、拉動市場,還為相關企業提供了創新升級的動力;數字化技術賦能文旅,創新了消費場景,文旅提質增量也“返哺”了服務業發展。積極培育、引導企業專精特新發展,中小企業打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也將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進程提供更大發展動能。
中小企業發展指數連續增長,照見中國經濟活力滿滿、韌性十足。連接千家萬戶、支撐千行百業的中小企業向陽生長,破繭成蝶,激活高質量發展“一池春水”,“小企業”奔向“大未來”,共繪一幅中國經濟繁榮發展的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