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江蘇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會議指出:江蘇文化旅游資源豐富,文旅發展特色亮點較多。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全國旅游發展大會部署要求,進一步強化“高質量”發展導向、加快“品牌化”發展步伐、完善“大旅游”工作格局,著力優化旅游發展空間布局,持續擦亮“水韻江蘇”品牌,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加快建設旅游強省、打造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厚植服務底色,強化“高質量”發展導向。旅游業是服務業中的龍頭和亮點,高品質服務是旅游業的生命線。全國旅游發展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新征程,旅游發展面臨新機遇新挑戰。”江蘇各地不斷以更實舉措、更優服務、更大力度,積極迎接新機遇、應對新挑戰。蘇州市政府印發《蘇州市促進入境旅游若干措施(試行)》,從鼓勵引客入蘇留蘇、開拓海外客源市場、優化入境旅游環境3個方面提出針對性舉措;“5·19中國旅游日”江蘇省主會場活動現場,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推出夏季692條文旅惠民措施和1037項文旅主題活動;國內首部旅游警務省級地方標準—江蘇省《旅游警務服務規范》即將正式發布。當前,江蘇通過優化景區管理、改善旅游交通、完善軟硬件設施、提高支付便利化程度、提升信息發布精準化水平等方式優化旅游服務,讓游客在江蘇游得放心、安心、舒心、開心。
打造特色名片,加快“品牌化”發展步伐。近年來,我國旅游業蓬勃發展,各種新業態、新模式、新供給不斷涌現。進“淄”趕“烤”、“爾濱”寵賓、天水“熱辣滾燙”、貴州“村超”“村BA”等一張張特色名片層出不窮,讓城市火速出圈。而何以“水韻江蘇”,是萬里長江翻山越嶺過后的從容,是大運河串聯南北、承載千年的輝煌,是太湖水碧波三萬頃、一望渺無極的闊達,是吳、金陵、淮揚、楚漢四大文化的交融與碰撞。江蘇各地憑借各自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和歷史悠久的文化特色,在文旅產業的發展中不斷“卷”出新高度、新花樣,持續擦亮“水韻江蘇”的特色名片,打造出獨具一格的江蘇文旅品牌。
帶動產業發展,完善“大旅游”工作格局。旅游業是事關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旅游行業不僅可以串聯吃、住、行、購、娛,而且可實現與文化、體育、農業等其他產業的跨界融合、協同發展,在社會、文化、生態等多領域發揮強大的綜合帶動作用,具有“一業興,百業旺”的乘數效應。據江蘇智慧文旅平臺監測:“五一”假期,全省納入監測的634家A級旅游景區、195個省級以上鄉村旅游重點村、45家省級以上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和202家文化場館去重后共接待游客3132.43萬人次,游客消費總額達141.1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16%、20.04%。在促進消費、拉動內需方面作用明顯。此外,2023年全國A級旅游景區直接就業人數超過160萬人,帶動就業總人數超過1000萬人。顯然,旅游不僅給游客帶來了情緒價值,也成為擴大就業、富民惠民的有效手段。發展旅游業是具有顯著時代特色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
旅游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民生福祉。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關于旅游發展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走獨具特色的中國旅游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