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江蘇:數實融合 加速傳統產業轉型蝶變


江蘇是傳統制造業大省。在新質生產力布局中,江蘇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作為重要內容之一。行走江蘇大地,“智改數轉網聯”讓老廠房變成了智能車間,傳統產業孕育出新活力。



走進鹽城濱海縣的江蘇蘇鹽閥門集團,廠區內的一只約3米高,需要四五人才能環抱住的大號球形閥門引人注意。這款用在國家“西氣東輸”管道上的“大塊頭”,全身沒有一個螺栓,全部靠焊接完成。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受限于工藝達不到,這款閥門要靠進口,如今難關攻克,企業完全實現了生產“自由”。



江蘇蘇鹽閥門集團常務副總經理王寅告訴記者,企業聯合三家高校院所,從結構設計、高密度加工制造,到焊接工藝設計參數,攻克重重技術難關才完成了這款閥門的設計、制造和測試。

把圖紙變成產品,全靠這個5g+智能工廠。行走在智能車間里,機器手臂與數控機床緊密協作,智能大屏上實時顯示著生產、倉儲、物流等信息,數據的流動讓每個生產環節都可以得到管控,產品實現全流程溯源,不僅把生產效率提高了5倍以上,產品一次合格率也從不足95%提升到99.9%,焊接精度更是達到微米級。這個以簡易閥門加工起家的鎮辦小廠如今名列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錄,多項自研生產的高端閥門產品打破國外壟斷,生產品類超過3800種。

王寅告訴記者,累計投入三四十億元,整個工廠按照5G全連接工廠打造,包括今年計劃鑄造項目也在進行“智改數轉”,計劃從鑄造、鍛造和加工、檢測等環節全部實現智能制造。今年企業訂單充足,全年目標銷售為60億元。



在數字技術的支撐下,過去重勞力、高能耗的傳統制造業正在江蘇大地上發生著巨變。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方向,省財政每年拿出12億元專項資金,幫助企業推進“智改數轉網聯”,已累計實施改造項目約5萬個。同時,江蘇還以鋼鐵、化工、建材等行業為重點,每年推進百項節能降碳技改項目,打造一批行業“領跑者”。

在無錫江陰,興澄特鋼的盎然生機,與印象中傳統鋼鐵企業的傻大黑粗十分不同。廠區內,天鵝、鴛鴦、梅花鹿等200多只動物在其中自由生活。實現這份和諧,得益于企業對碳排放的嚴格把控。



江陰興澄特鋼副總經理張宏星告訴記者,現在實現了數字化生產,實現了大數據控制,不光是生產指標的改善,排放也大量減少。我們就是綠色制造,制造綠色,建設生態環保型的企業。

作為工信部首批“綠色工廠”,企業累計投入30億元進行綠色化改造。在廠區的數智中心,這座鋼鐵工廠的“智慧大腦”精準控制著冶煉數據,一年可有效減少燃燒1億立方煤氣,相當于減少碳排放10萬噸。以興澄特鋼為代表,目前江蘇已累計培育國家綠色工廠349家、省級1011家,國家綠色園區33家,數量位列全國第一。



傳統產業是江蘇經濟的基本盤,貢獻了6成以上的營業收入,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石”。今年,江蘇還將落實國家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拿出“真金白銀”、周到服務,幫助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數據上云,讓傳統產業能夠擁抱先進產能,不斷提升發展“含金量”“含綠量”。



江蘇省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張華說,通過政府、企業、科研院所以及其他行業協會一起努力,做好傳統行業煥新工程,包括淘汰落后、老舊更新、綠色轉型、產品提檔等,進一步提升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的水平,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新質生產力做出更多貢獻。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羅聰懿 章斌煒 周雷 徐澤城  郭楠 鄭凌 俞銘義 濱海臺 編輯/胡超)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