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南京:“紅色引擎”驅動,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固城湖”螃蟹年產值近20億元,成為輻射10余個行業、惠及10多萬農民的“大產業”;建成市級以上鄉村旅游示范點227個、休閑農業基地9萬畝,接待游客超過600萬人次……

記者近日從南京市高淳區委組織部獲悉,自2022年7月以來,該區大力實施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淳鄉聚力”工程,深入推進“賦能”“固壘”“先鋒”“惠民”“共建”“善治”等“六大行動”,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不斷增進民生福祉,驅動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生機勃勃的漆橋街道雙游村農民創業園。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劉全民 攝

生機勃勃的漆橋街道雙游村農民創業園。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劉全民 攝

立足多元發展,特色產業“百花齊放”

6月,磚墻鎮西江村現代農業產業園種植基地的西瓜大量上市,工人們正忙著采收,園區道路上不時駛過一輛輛滿載西瓜的小貨車。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我們按照黨建強村、產業富村的發展思路,大力實施‘以農招商’,聚焦特色產業推進‘一村一品’建設。”西江村黨總支書記陳振飛介紹,通過土地流轉,村里規劃布局了“一園三區四基地”,走農業規模化、現代化之路。園區先后引進6家專業種植大戶,不僅提高了果蔬產業規模質量,每年還為村集體增收80多萬元。產業園還吸納了周邊60余戶村民就業,帶動村民人均增收約3萬元/年。

如今,西江村逐步形成“村集體+經營主體+村民”的合作經營模式和利益聯結機制,去年該村農產品銷售額超350萬元,村集體經營性收入230多萬元。

西江村現代農業產業園種植基地。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劉全民 攝

西江村現代農業產業園種植基地。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劉全民 攝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關鍵在黨。高淳牢牢抓住黨建引領這個關鍵,全面統籌各方資源力量,推動鄉村產業多元化發展。固城街道游山村因村制宜,將文化底蘊、自然稟賦等優勢轉化為旅游經濟資源。游山村黨總支書記孔國治介紹,該村以“黨建+文旅”探索實踐“養老+民宿+餐飲”的田園休閑項目,創新打造“春早茶、夏牡丹、秋林果、冬民宿”的鄉村四時系列產品,現有甲山茶葉100多畝、經濟林300多畝、油用牡丹40多畝、蟹塘200多畝等特色資源,農文旅產業發展迅速。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核心所在。近年來,高淳持續提升農業質效,推動特色產業“百花齊放”,“固城湖”螃蟹成為年產值規模近20億元、輻射10余個行業、惠及10多萬農民的“大產業”;全區茶葉種植面積2.6萬畝,全產業鏈綜合產值超30億元;休閑農業發展迅速,建成市級以上鄉村旅游示范點227個、休閑農業基地9萬畝,去年來淳游客超過600萬人次。

盤活閑置資產,釋放發展“強勁動能”

“保鮮倉庫管理要再仔細些,尤其溫度控制方面,可不能出問題。”6月19日上午,古柏街道三保村黨總支書記魏學軍來到上個月剛建成投用的三保村新農業一體化中心,再三提醒當天值班人員。

三保村新農業一體化中心。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劉全民 攝

三保村新農業一體化中心。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劉全民 攝

看著眼前高大明亮的新農業一體化中心,魏學軍滿心歡喜,一年前這里還是廢棄多年的水泥預制品廠房。“這么一大片空地閑置,不僅影響環境,還造成資源浪費,太可惜了。”魏學軍說,2023年村委開會商議后,立足村情實際,開始建設集保供物資配送、蔬菜清洗、加工儲存、農用物資服務農特產品展示展銷等服務為一體的一二三產融合中心。

“項目正常運轉后,將進一步促進轄區農業產業綠色轉型,每年至少可為村集體增加收入45萬元。”魏學軍告訴記者。

閑置農房、廠房等資產是鄉村的“沉睡”冷資源,一旦被有效激活,就會變成寶貴的“熱財富”。高淳各級黨組織把盤活農村閑置資產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增加村級集體收入的有效措施。

在漆橋街道茅山村胡家壩自然村,一棟棟由閑置農房修繕而來的精品民宿點綴在山野之間,游客在村里悠閑地享受夏日時光。胡家壩是第三批省級特色田園鄉村試點村。過去,部分不滿足于現狀的村民外出打拼,胡家壩一度變成了“空心村”。為了改變現狀,漆橋街道和高淳國際慢城文旅產業投資集團達成協議,租賃村民閑置房屋進行集中開發,打造了高淳首家以“漁歌文化”為主題的漁隱樸宿精品民宿點。

“每棟房屋的租金平均每年1萬多元,20年租金在簽訂合同之日一次性付清。”茅山村黨總支書記何玉寶表示,民宿還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平均每月工資3000多元,有效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統計顯示,近年來高淳盤活利用閑置農房1911宗,涉及農戶2366戶,盤活利用農房24.74萬平方米,利用閑置宅基地18.45萬平方米,盤活利用農房產生直接收益達2405萬元。

織密“微治”體系,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鄉村基層治理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石。

下壩村社會治理工作站內的積分超市

下壩村社會治理工作站內的積分超市

在東壩街道下壩村社會治理工作站內,墻上一張農戶積分事項清單引人矚目:參加志愿服務+5分、婚喪喜事不大操大辦+5分、獲得國家級表彰+200分……這是下壩村創新推進的“雙向”積分制管理模式。該村建立了“模范先鋒、鄉風文明、遵紀守法、環境整治、榮譽表彰”五個方面的積分獎勵體系,村民和服務人員有相關的積極行為就給予相應積分,并可憑積分兌換相應分值的生產生活用品。

下壩村黨總支書記姚小紅告訴記者,村里希望通過“小獎勵、大提升”的方法,增強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調動服務人員的工作熱情,不斷提升村域治理能力。

無獨有偶,在椏溪街道橋李村,該村黨總支書記戴文韜娓娓道來的“五座‘橋’”鄉村基層治理模式,也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

橋李村以“精網微格”提升工程為抓手,探索“網格+公共服務”融合治理新模式,搭建黨建引領“初心橋”、公共服務“貼心橋”、文教融合“悅心橋”、醫養結合“暖心橋”、矛盾化解“連心橋”,全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服務“全域一張網”,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100米”。“堅持黨建引領‘主旋律’,在實踐中豐富公共服務內容,將村民群眾的所求所需解決在網格,持續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戴文韜說。

近年來,高淳認真學習新時代“楓橋經驗”,深耕黨建“責任田”,踐行為民服務宗旨,激活基層治理“一池春水”,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路徑。高淳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區將始終堅持將黨的建設嵌入鄉村振興全過程、全領域,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以實施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淳鄉聚力”工程為抓手,持續提升農業質效,夯實基層黨組織基礎,不斷推動鄉村加速振興。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