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何以中國 運載千秋】江蘇無錫:千年長河涌新浪,十載“蝶變”滿眼錦繡

  湯湯運河水,悠悠千古流。大運河無錫段,全長約41公里,是京杭大運河全線中通航條件好、船舶通過量大、社會經濟效益發揮顯著的區段。大運河,孕育了無錫城,亦孕育了無錫璀璨的文脈、獨特的城脈與活躍的經濟形態。

  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年來,無錫全力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和大運河、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傳統文化得到激活、文商旅深度融合發展……運河之美,因水而生;運河文脈,依水綿延;運河經濟,乘運而興。

  水容萬物,賡續歷史“文脈”

  大運河沿線集聚了大量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著無錫的歷史文脈,延續著無錫的人間煙火。因此,對于文化遺產的系統性保護,也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首要任務。近年來,無錫運河沿岸的歷史文化街區相繼完成提檔升級,保留了歷史肌理,融入了創意因子;工業遺存得以活化利用,成為運河新地標;運河非遺得以活態傳承,走進現代生活;“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穩步推進,落地見效;江南運河文化公園建設提速,“新運河十二景”雛形初現;“千里運河獨一環”的特色畫卷正逐漸立體呈現……“我們正加快鴻山、闔閭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實施無錫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從根源上探尋無錫與運河的關系,找尋城市發展的文明密碼?!睙o錫市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

  大運河也帶來了文化的融合。14日,第六屆中國(江蘇)老字號博覽會在南京開幕。無錫市惠山泥人廠副總經理王杰介紹,這次他們帶去的新文創“好柿成雙”,成為了博覽會上的爆款。運河非遺是大運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運河城市探索人文與經濟交融共生的理想樣本。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無錫非遺及周邊產業銷售規模達250億元。其中,宜興紫砂整體銷售規模超200億元;江陰市中醫類非遺和周邊衍生產業規模近45億元。去年,無錫認定了市級及縣(市、區)級非遺工坊29個,帶動就業16.5萬余人,實現銷售額近3億元。

  16日下午,世界文化遺產點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內,地方志專家郁有滿帶領無錫青山高中新疆班的30名學生“走讀”無錫古運河。這場“沿著運河讀中國——水韻江蘇·文化走讀(無錫專場)活動”在網上進行了直播,吸引了20萬人次觀看。“10年來,按照保護、傳承、利用的要求,無錫把這條河保護得很好?!庇粲袧M介紹,無錫古運河兩岸是文保單位的集聚地,這里白墻黛瓦,古色古香,人流如織,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夜晚更是流光溢彩,燈火輝煌。

  向綠而生,打造生態“綠脈”

  傍晚6時,位于運河西路的大運河·新運左岸公園聚集了許多前來休閑的市民。這里綠樹成蔭、草木錯落,不時有散步、跑步的人經過。這條濱水帶猶如一條綠絲帶,串聯起記憶花園、兒童活動場、公共衛生間等節點,并營造出了豐富的景觀空間。改造前,這一沿岸地帶還一度荒廢,而今,來河邊散步休閑的人越來越多,一路走來花香陣陣。

  生態筆觸繪出一幅幅運河新景:去年底完工的京杭大運河(洛社段)北岸濱河岸線整治工程,打造了水墨長廊、羲之廣場、橋下拾光、鳳羽廣場四大文化節點,在城市開放空間中講述洛社軼事典故;煥新亮相的北塘大街已經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登上觀景平臺,“黃金水道”上船只穿梭往來,一派繁忙的水運景象;“三水匯”科技生態公園位于太湖、大運河、望虞河三水交匯處,以生態提升、文化延續、空間縫補、運動多元、智慧創新為原則,打造低碳能量公園,目前基本完工、即將開放。

  堅持生態優先,以人民為中心,是無錫推進城市高質量發展堅守的原則。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年來,該市積極推動長江、大運河無錫段綠色低碳發展,向綠而生,逐綠而行。今年,該市繼續深入推進“兩河”整治提升工程,加快實施沿線碼頭優化整合、高標提升,著力建設“水運江蘇·美麗港航”,精心打造公園城市,爭創一批質量更高、底色更亮的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及“兩山”實踐創新基地。

  融合創新,壯大經濟“動脈”

  江蘇水運資源得天獨厚,沿海、沿江和沿運河地區通過發達的航道網相連接,大產業、大港口、大樞紐通過一條條航道相互溝通,帶動經濟不斷發展。為充分發揮水運運能大、能耗少、成本低等優勢,蘇南運河(京杭運河蘇南段)航道“三改二”工程應運而生。無錫段的改造按二級航道標準疏浚,同時實施部分橋梁防護等配套工程,項目建設工期計劃一年。

  做好因河而興文章,未來產業在這里蓬勃起勢。無錫運河西路沿線已成為諸多空天產業龍頭企業和重大項目的集聚地,梁溪空天核心部件制造基地、梁溪衛星產業制造基地等未來產業園區將在今年陸續開園?;萆絽^則在綠色航運產業園區打造中,對現有運河碼頭重組整合,依托中遠海運、中船動力、寧德時代等資源,布局綠色智能港航的研發中心、岸基駕控中心和智能無人船舶測試航道,助力無錫成為京杭大運河綠色智能航運體系的策源地。

  圍繞運河文化,無錫正加快文化產業創新轉型,縱深推進“文化+”“文旅+”,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創意設計、影視制作等新型業態,努力推動長江、大運河沿線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更好彰顯長江、大運河的文化價值、經濟價值,讓人文與經濟的互動更加密切。

  走向世界,傳承發展“城脈”

  今年4月,“你好!中國”——2024大運河主題旅游海外推廣季在無錫啟動,“文化中國行”主題宣傳活動來到無錫。來自薩爾瓦多、塞舌爾、秘魯、斯里蘭卡等國家的多位駐華使節和企業代表在清名橋古運河景區、太湖黿頭渚風景區、東林書院、惠山古鎮等地參觀考察,深入領略大運河的魅力。“運河是具有國際性的符號。在國際交流中,許多沿岸城市通過運河彰顯城市的個性和魅力,更容易實現文化傳播?!痹趯<铱磥恚谥袊筮\河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十周年之際,舉辦全球性的運河主題活動,既是推介中國優秀文化和旅游資源、講好中國故事的有益舉措,也是促進國際旅游合作、深化文明互鑒的良好契機。

  在錫惠公園錫山西北角,矗立著一塊“崔溥先生錫山事跡紀念碑”,記錄下由大運河帶來的一段跨國情誼。明弘治元年,韓國人崔溥機緣巧合來到中國,沿京杭大運河至北京,再由丹東返回朝鮮。途中,他經寧波、紹興抵杭州,再經蘇州、無錫北上。當他到達無錫驛經停時,無錫知縣前往迎接,并以熱忱之心遺以美食。后來,崔溥把他的這段漂流經歷寫成了傳世之作《漂海錄》,當中就有關于無錫的詳細記錄。為了紀念這段歷史,經韓方提議,2006年,在錫惠公園錫山腳下,豎起了這塊石碑,成為中韓友誼的見證。

  “以‘集中打造中華文化重要標志’為重點,深入開展‘精神價值挖掘’和‘文化展示利用’,打造更加多彩、更加優美、更加璀璨的‘文化運河’,把大運河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變成豐富人民精神生活、培養人民高尚情操、提升社會文明程度、改造現實世界的澎湃精神力量?!鄙虾=煌ù髮W城市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士林說,運河城市在全力釋放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時,應不斷交流挖掘運河的文化內涵和價值,打造具有運河特色的文化IP,讓人氣跟著文氣、人流跟著文脈,讓全世界都能聽到中國大運河的聲音。(韓玲、張月)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