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蘇企改革記︱攀“高”向“新”,“制造巨擘”以“變革”創第一

編者按:作為經營主體,企業被視為經濟的神經末梢,對市場冷暖感受最直接,對政策落地見效感知最真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即將召開之際,新江蘇傳媒推出特別策劃“蘇企改革記”,通過一個個具體而微的企業故事,看蘇企如何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重大任務和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一招”,統籌推進管理、產業、科技變革,以改革創新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凝聚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礴力量。



 盛夏七月,徐工集團起重機轉臺智能生產車間內,一派繁忙景象。一條兼容多道工序、能夠生產26種產品的“智能生產線”正高速運轉,體形龐大的智能焊接機器人靈活而精準地進行各項操作。作為全球起重機行業首條大型結構件智能化生產線,該產線見證了徐工集團一次次打破世界紀錄、創下多個“第一”“唯一”,實現從跟跑到領跑跨越的發展歷程。

 作為“老牌國企”,工程機械領域的“塔尖企業”,八十一載歷史積淀下,改革與創新始終融入于企業發展的經絡之間,存在于企業戰略選擇的每一步。全速變革的步子,也在近十年越邁越大。



 徐工集團、徐工機械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東升介紹,在“頂層設計”上,2018年至2022年,作為國家“雙百行動”和江蘇省首批試點企業,徐工有限(徐工機械控股股東)的混改和重組整體上市走出了企業改革的第一步,解決了困擾徐工多年的體制機制問題,形成了“光榮傳統+國企優勢+先進機制”新模式和獨特優勢。

2023年以來,徐工管理變革再提速,智改數轉網聯董事長“一號工程”幫助企業實現從“翻天覆地”到“脫胎換骨”。截至目前,該項目榮獲省級榮譽84項,獲評省級智能車間27座、省級智能示范工廠8家、省級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13家等,助力集團成為全省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模范生”。



 在頂層設計的基礎上,徐工又牢牢守住技術、市場、人才變革的“支脈”,打造具有徐工特色的新質生產力。

 在工程機械行業,“得零部件者得天下”。過去,徐工重要的材料和零部件主要依靠進口,后來,全體研發人員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攻克一個個“卡脖子”難題,大規模實施國產化戰略。其中,徐工XCA4000被業界稱為“全球第一吊”,成為作為我國自主研制、全球最大、吊裝能力最強的首款11橋輪式起重機。目前,公司已實現300噸及以下噸級產品100%國產化,千噸級產品國產化90%以上,生產成本下降70%以上。



 從C系列、D系列、DK系列到MAX系列,從1.5噸微挖、3.5噸城市精靈到700噸“神州第一挖”,徐工挖掘機械成套化產品系列和型譜覆蓋目前已在國內行業領先。過去“求不到、買不來”的核心技術,徐工現已逐步“握在手中”,關鍵制造技術基本實現自主可控。



 一組數據也顯示,近年來,徐工研發投入連年占比達營收的5%以上,實現全球協同研發,全集團始終保持對核心零部件、關鍵核心技術不斷突破的力度和速度。

 與技術創新“并駕齊驅”的,還有徐工的國際化發展戰略。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徐工就率先踏入國際機械市場,為中國工程機械揚帆出海開創先河。如今,徐工產品出口到190多個國家和地區,“一帶一路”沿線覆蓋率達95%以上,年出口總額和海外收入均保持行業領先,成為中國裝備制造走向世界的名片。

 以徐工的巴西制造基地為例,作為徐工海外全資的首個制造基地,當地時間6月6日,基地正式投產十周年之際,全新產品XC958BR裝載機正式下線,該產品也是企業第23456臺產品,采用了模塊化、系列化、標準化的國際先進設計理念,體現出中國工程機械在技術研發上的持續創新能力。目前,基地已具備挖掘機、裝載機、壓路機、平地機、挖裝機等主營工程機械產品的批量生產能力。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第一驅動力”,徐工的變革,在人才培養上也可見一斑。



 熟練地用扳手調整好機床卡座,迅速放上坯料,固定位置,設置參數。按下啟動鍵,伴隨著嗡嗡的機器聲,在銑刀切割下,坯料便向著精密部件“雕刻”起來。當記者見到徐工重型數控車工孟維時,他正在進行數控機床的操作,類似的動作,他已重復上萬遍。

從一名普車床操作工成長為江蘇唯一“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孟維的成長之路,是徐工一大批一線工人發展的縮影。他們憑借著“精雕細琢”的韌勁,從普通工人一躍成為“大國工匠”,創新操作方法、解決生產難題,書寫了技能人才的精彩人生。



 楊東升介紹,“高”是徐工培養人才的關鍵詞——高水平管理人才、高段位技術人才、高技能工匠人才、高產出營銷人才、高素質國際化人才。徐工始終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將外部引進和自主培養相結合,加大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高精尖缺”人才引進,集聚一批行業技術領軍人才、國際化人才;同時,徐工還依托徐工企業大學、產業大學兩大人才陣地,創新人才培育模式,為集群培養和輸送各類優秀人才,讓人才隊伍的底座不斷增厚。

櫛風沐雨改革路,砥礪前行譜新篇。面向未來,楊東升表示,徐工將持續加速變革、深耕行業、潛心專研、創新突破,同時幫扶相關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共同成長,讓強大的供應鏈條成為企業新的核心競爭優勢,為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徐工力量。

 新華報業·新江蘇記者 周永金 王佩杰/文 林燕群/設計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